新課程標準十分重視與強調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搭建并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講,這將對日后“學以致用、學有所用”產生重要的影響。要實現這一點,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記數學小論文的方式來記錄下自己學習數學的收獲,或者是敘述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問題,而要最大化地發揮數學小論文的教學價值,教師就要通過合理的策略來提高小學生數學小論文的質量。

一、培養小論文意識習慣

要提高小學生數學小論文的質量,首先就是要培養學生養成記數學小論文的習慣,提高學生對數學小論文的重視程度。具體來講,第一,不要讓學生將其視為學習壓力。數學小論文本來就是一種“記錄”,并無對錯之分及硬性的內容多少之說,教師應當告訴學生不會將此作為學習成績的“硬”參考。第二,讓學生認識到記數學小論文的價值。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的很多想法或者所捕捉到的生活亮點都是一閃而過,如果不及時記錄下來,往往就會無影無蹤,因此,教師應當告訴學生記數學小論文的目的是幫助自己及時將想法記下來,特別是寶貴的,有意思的想法。當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想法、觀點、認知在教師眼里是寶貴的,則會備受鼓舞與肯定,這是培養學生記數學小論文的有利激發劑。

二、明確數學小論文內容

要想有效提高學生數學小論文的質量,教師第二步就是要明確告知學生數學小論文的覆蓋內容與可記之物。具體來講,一般可以有以下幾種內容:①學習感悟與反思。即當天學習數學之后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為例,在《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學習后,學生可以在數學小論文中寫寫自己學習到什么。寫寫自己在課堂上的感受,寫寫覺得有意思的課堂內容。②生活中看到的數學現象。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中的《認識方向》為例,學生可以寫寫生活中的各種方向。而《表內乘法和除法》,學生可以寫寫隨家人去超市采購時,如何計算出應當付的錢數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多種表達方式來記數學小論文,即不用拘泥于一定用文字,還可以使用數字、數學符號、畫圖等多種形式,只要學生能夠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記錄下來,就是一篇有意義的數學小論文。

三、鼓勵小論文分享交流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為例,有的學生會關注自己身邊之物,比如鉛筆盒上的對稱圖案,校服上的對稱條紋,自行車兩邊的剎車等。有的學生會關注從別的地方看到的軸對稱圖形,比如從圖畫書、電視里、街道的海報上等看到的。有的學生會自己來畫軸對稱圖形。如果學生之間能夠把自己的數學小論文拿出來分享交流,一方面,他們會看到更多更豐富的內容,增加對該章節的認知。另一方面,其他同學所記錄的內容對自己也有會所啟發,也許下一篇數學小論文,就可以嘗試用另外一種記錄方法。當學生之間交流得越多,就會發現可以記錄的內容越多,學生的數學小論文質量自然能夠得到提升。

四、重視小論文互動反饋

最后要提到的一點是教師應當重視與學生的互動及對學生的反饋,大部分學生都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最起碼不想成為班級里被忽視的一員,因此,教師在收到并看到學生的數學小論文后,要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反饋,可以參考以下幾種:①以文字評價的方式來點評學生的教學小論文。②在課堂上將學生在數學小論文中反映的問題拿出來講解。這樣不僅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與關注,同時又幫助學生及時解決了學習問題,讓學生可以認識到數學小論文在自己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中的意義與價值。③還可以將學生在數學小論文中的發現與班里的其他學生分享,讓學生發現數學在生活中的存在與意義,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察與認知能力。

數學小論文既像一個傾訴的窗口,又像一個記錄的平臺,它是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的重要方式。當數學小論文被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它就成為了學生以數學視覺,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的工具,這將對提高學生的數學實用能力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為了實現這一理想效果,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寫小論文的意識和習慣、明確數學小論文的記錄內容、鼓勵學生之間分享交流、重視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反饋,以幫助學生在每日的觀察、記錄、思考、發現中逐步提高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