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不僅要加強基礎教學,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且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身心素質。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的是要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針對小學數學總復習,面廣量大、內容較多、任務艱巨的特點,教師應該立足于學生實際,認真分析,用較少的時間達到較好的復習效果。

一、夯實基礎,整體把握

學生要全面掌握知識,內化為完整的知識體系,總復習必須要全面系統。第一階段的復習應該重基礎、全面反饋,再提高、再發現。

小學數學期末總復習是在學生完成數與代數、量與計量、幾何知識、統計等知識后進行的,在復習前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首先應進行全面測試,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著手編寫復習課教學計劃,重點理清基本概念、基礎計算、基本應用方面的知識結構網絡。針對學生反映出來的問題,重點解決每一個部分知識中典型的綜合性試題,理清每部分知識的解題思路。

建立基礎知識結構網絡,應讓學生歸納要點,理清每部分知識的重點、難點,全方位出發,以練習為主要手段。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定向加固,使學生能夠弄清每一個知識點,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復習效果。

二、針對性練習,突破易錯點

針對學生容易發生的普遍性錯誤和個別性錯誤,我們要采取典型反饋和個別反饋相結合,加強針對性訓練,專題復習,各個擊破。

1.重視班級學生的分層導學,發展共性,培養個性,激勵學生相互檢查,共同提高。在分層導學中,確立優生的主要目標:審題萬無一失,解題靈活運用;中等生的主要目標:細心檢查,努力提高;對于學習有困難學生的主要目標:基礎扎實,確立知識底線。要求把學生的各種反饋信息分層,并及時歸納整理,確定復習思路,確立復習重點,加強針對性。

2.對學生進行專題復習訓練,融知識的復習于技能訓練中,向練習要質量。在練習時,從專題知識出發進行定向訓練,精講精練,加強典型訓練,及時反饋,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系統。教師應精心選編針對性強的練習,讓所有學生均有收益。

3.注重學生自我評價的反饋,調動學生的復習積極性,提高每節復習課的效果。在這一階段的復習中進行專題測試,在專題測試試卷評析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對本張試卷所反映的情況進行一次書面自我評估。在查漏補缺之后,綜合各單元所反映的情況,進行綜合性試卷反饋,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定向突破。訓練中必須要做到定時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

三、以生為本,查漏補缺

在數學復習中,教師必須把學生的各種反饋信息進行分析、歸納和整理,把精力集中在未掌握的知識上,真正起到學生缺什么,教師就補什么、強化什么。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為及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情況和應試能力,在小學數學總檢測時需要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適應性、開放性、靈活性演練或診斷性測試。為此,教師就要花一定的時間編制質量高、目標性強、檢測點準、靈活開放的測試題,讓學生感到每一題都十分有價值舍不得放下。檢測之后,教師不僅要洞查學生的缺陷,及時對癥下藥,并在下一次檢測中有所側重,而且要讓學生學會正確地評估自我,自覺地查漏補缺,面對復雜多變的題目,能認真審題,弄清知識結構關系和知識規律,發掘隱含條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題經驗。

總之,在小學數學總復習時,教師要深入研究學生,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精心組織教學,重視基礎知識的鞏固,對薄弱知識點開展專題講解,各個擊破,切實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