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作者:陜西省韓城市司馬遷專修學院 娟
發布時間:2016-09-21 11:30:1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年來,英語高考注重詞匯及運用,閱讀理解占權重最大。《高考考試說明》明確指出,我國考生接觸外語最主要的途徑就是靠閱讀文章,“突出語篇,強調運用,注重交際”仍是主導思想。要幫助學生在高考英語閱讀題型上取得良好成績,教師要“授之以漁”,通過英語閱讀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加強詞匯量的積累,幫助學生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一、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教學側重于加強學生閱讀能力,使得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技能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所接觸學生整體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能動性差,厭學、棄學者居多,學生產生慣性思維:以前就沒好好學,現在英語更不會。調研中,與學生探討:考試文章看不懂,純靠蒙選擇題答案……這讓教師應該反思:課堂過于注重教授詞匯或語法,閱讀課堂活動幾乎沒有,知識傳授重于能力培養。學生閱讀文章滿眼新單詞、新句型,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束手無策,只能知難而退。成功的英語教學少不了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脫離語境、文章,詞匯教學注定失敗。
二、如何展開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1. 以課堂為主陣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教師應以課堂為主展開閱讀教學。圍繞教材大綱,挖掘材料內涵,選擇能引起學生興趣的閱讀內容。教師在學生閱讀前,適當講解背景材料,觀看相關圖片、錄像,聆聽音樂等,產生頭腦風暴,預測文章內容,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讓學生帶任務進行閱讀。這既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又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課堂上學生對講授的內容只要產生共鳴、舉一反三,課堂效益就會提高,課后負擔就會減輕。
2. 精選課堂閱讀材料,提升學生心理素質。
教師應課前大量閱讀,以學生為本,選擇基礎、入門讀物,精選題型。尤其減少生詞“攔路虎”,但任何閱讀材料生詞障礙必然存在,請學生一定要硬著頭皮, 根據語境,大膽猜詞義,完成閱讀。同時規定閱讀時間,提高做題效率,幫助學生重建自信。
3.針對高考閱讀,培養學生閱讀技巧。
攻克閱讀是學好英語的必經之路,是對學生運用英語綜合能力的直接體現。對廣大高中生而言,如要在高考英語中取得較好成績,平時英語學習中掌握閱讀技巧就尤為重要,畢竟英語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
結合高考閱讀材料,幫助學生達到能力與詞匯并進。一般來說閱讀步驟如下:
首先,讀前速覽,做到心中有數。速覽題目,要求標記出關鍵字,結合題目選項,掌握文章大意。
其次,提高閱讀精度,找準信息點。敏銳捕捉隱含于文中的相關信息詞或句子,推敲關鍵詞語,排除選項中片面、不存在或不合邏輯的詞或句子,做出正確選擇,與問題無關的閱讀內容選擇“一目十行”的閱讀方式。
第三,讀后核查,驗證答案。如果時間允許,快速閱讀文章,重點放在與題目有關的詞語、句子、段落上,核查答案準確無誤。
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應不斷強調技巧運用,如在詞義猜測中,教師引導學生使用構詞法、同義詞、反義詞、從句或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同時掌握文中重點句型詞匯,分析長難句,滲透語法要點,輔助聽、說、寫,注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運用與提高。
4. 閱讀課堂上,加強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教學的真正意義是變“學會”為“會學”。閱讀課前,可提前選定一兩個學生做好閱讀講解的準備。課堂上,讓學生主講,教師適當輔助,關鍵要讓學生們動起來。筆者接觸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都“懶”,越是基礎差的學生越發眼高手低,敷衍了事,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促進學生長效發展。
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收獲各項閱讀技能,適量的詞匯積累之后,教師還要告知學生近年高考閱讀理解命題方向,問題設置有:細節理解、推理判斷、主旨大意、詞義猜測、意圖態度、信息填空等,讓學生在做考題時能有的放矢,高效閱讀。正值全國各地都在深入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請把時間還給學生,并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幫助學生掌握語言運用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