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需要激情和活力的,在沉靜的氛圍里,孩子的思維不會活躍,學習也不會主動。筆者決定抓小組建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轉變思想觀念,激發合作交流主動性

為了激發學生合作交流的主動性,我給學生展示了江蘇常州潘建明老師在第九屆全國中小學名師工作室發展論壇上的觀摩課“平方根”的教學實錄,讓學生感受一下同桌互學、互教,給課堂帶來不一樣的活力。讓大家明白課堂是大家的,每個同學都有表達和展示的權利,把權利還給學生,希望學生全員參與學習活動,并深入思考,踴躍表達。

二、發揮小組長領導作用,增強小組學習凝聚力

車要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小組長就是小組活動的車頭,是組內學習討論的領袖。但組長的能力差異較大,有的善于組織大家共同學習和探討,有的不擅長組織活動等。我利用一次討論機會,請同學領會掛在教室前方的“學習金字塔”的含義,讓他們明白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互相教或立刻應用。我以我上初中時,與一位其他班的好朋友利用路上的時間互相講解、復述學習內容的經歷,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小組合作交流的意義。我明顯感覺小組長們比以前活躍了,樂于組織大家活動了。

在執行小組合作交流執行的第二節課,我發現表面安靜的孩子很有集體榮譽感、有小組競爭意識。回答問題出現了你爭我搶的熱烈場面,有時會出現一次站起五位同學搶答問題的場面,我不得不去調節誰先回答。這說明學生開始克服膽怯心理,把天真爛漫、熱愛集體、展示自我發揮出來了 。

三、巧妙設置探究活動,讓學生參與演示實驗

呼吸作用的探究是我實施小組積分制這一方案的第一個實驗。在討論完實驗方案后,我給大家提出了問題:怎樣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我指了指水槽里的水,又指了指集氣瓶,有人似乎明白了一點。當我將裝滿水的集氣瓶倒扣在水槽里時,學生瞪圓了眼睛。我拿出吸管揚了揚,發現有人站了起來,有人舉起了手。我選了兩位女生向盛滿水的集氣瓶里吹氣,排完水取集氣瓶時,她們小心翼翼,但集氣瓶還是翻過來了,我遺憾地說,只要瓶口在水里,即使瓶傾斜一點或脫離水槽底,收集的氣體也不會跑出來,完全可以任意在水下操作,用玻璃片蓋緊瓶口,再取出集氣瓶。我又演示了一遍,有兩位男生使勁舉手,我將機會給了他們,成功取出了裝滿呼出氣體的集氣瓶,全班響起掌聲。

四、根據學生特長,提供展示的平臺

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可以讓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會有所發展,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小張同學的朗誦才能出類拔萃,但課堂上有時會走神,且不太合群。小組討論時,也不太活躍。我安排他站在講臺上給同學們講化學小故事、化學發展史,并給所在小組獎分。他的自信心明顯增加,在小組活動中像換了個人似的,積極參與,踴躍表達,很受組內同學歡迎。

五、建立分層評價機構,及時掌握學習成效

對“交流案”上部分練習,采取分層批閱的形式,教師先批教學助理的練習,由助理批閱組員的練習。然后,助理匯報學情,共性問題教師集體點撥,個別問題單獨輔導。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完全可以做到面批面改,及時糾錯。最后,根據糾錯情況,給小組加分。

六、對比教學,讓學生選擇學習模式

小組積分制實行一段時間后,我進行了對比教學,恢復了小組織分制實行前的教學方式。課后進行了調查,學生普遍覺得沒有小組競賽式的積分制,他們缺少了參與的熱情,成就感不強,要求繼續實行小組積分制。

學生在一個集體中進行學習活動,他們需要同學間的互助互學。一個人的學習誠然可靠,但缺少合作交流,是他成長中的缺失。

學生在學習感言中分別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小組積分制激發了我深入思考、踴躍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讓我很有成就感,學習效率提高了好多;小組積分制增強了我們組同學的集體榮譽感,使我們合作交流更加和諧有效,我們更團結了;小組織分制實行后,同學們都很活躍,讓我也不再羞澀,回答問題更積極,思路更清晰,語言表達更流暢了……”

通過實驗和調查,我發現小組積分制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有效方式。在實行小組積分制的課堂上,學生的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都很活躍,學習達成率很高,學生不再是被動聽講者,而是主動參與者、積極思考者、踴躍表達者、互相幫助者。小組積分制使化學課堂充滿活力,讓人人激情四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