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的追悔, 后人的啟迪
作者:江蘇省鹽城市景山中學 王淦生
發布時間:2016-09-18 19:31:3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德國著名物理學家、生理學家赫爾姆霍茲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當你最后登上頂峰的時候,你將羞愧地發現,如果當初你具有找到正確道路的智慧,本有一條陽關大道可以直達頂峰。”
這條通往成功之巔的“陽關大道”,是我們在前人艱難曲折攀爬中累積而成的經驗的指導下修筑而成的。其實,隨意翻開人類歷史的任何一頁,我們都會發現人類的每一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都是極其艱難和曲折的。譬如火的使用,人類在鉆木取火、擊石取火的時候,誰又能想到今天的火柴、打火機、電子脈沖等輕而易舉的點火方式呢?所謂的“找到正確道路的智慧”乃是在無數次的失敗和成功的經驗教訓的總結中形成的。
愛迪生在經歷了數千次的失敗后,才發現鎢絲是制作燈絲的最佳材料。我們從這一事實中得到的啟迪絕不是愛迪生成功之前的“少、慢、差、費”,而是成功之前的挫折和磨難乃是獲取“陽關大道”的“智慧”的必不可少的投資和鋪墊,一步到位的發明和改革是根本不存在的。
不少人誤讀了赫爾姆霍茲這句話的內涵,以為赫氏說這句話是在提醒后人登峰之前選擇道路的重要性。無論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還是人文科學領域,第一位登峰者都是無路可走的。在登峰的路上,有成功登頂的幸運者,但更多的卻是半途而廢甚至“中道崩殂”的失敗者。正是他們的付出甚至犧牲,才有了后人的“陽關大道”。那些登頂者的“羞愧”是一種精益求精的追悔,是一種到達一定境界后的“恍然大悟”,是修煉到一定程度后的徹底覺悟,更是對后來者的啟迪。如果每一位登峰者在登峰之前都坐下來細細探討路線,尋找捷徑,甚至為了避免“羞愧”而坐待“陽關大道”或“纜車”,這只會誤了社會的、科學的發展,也誤了自己的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