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個班的環境創設,班班有特色,處處閃亮點。大三班活動室里的“南鄭小戲迷”,再現了幼兒從臉譜的認知中積極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漢調桄桄的興趣。大四班通過創設 “端午節”主題墻,使幼兒們感受到端午節的文化內涵。“民俗時裝秀”展覽了父母利用廢紙做成的五彩繽紛的民俗服裝,孩子們要做服裝設計師、當模特的夢想從這里啟航。瞧,“愛心茶社”里孩子們的茶藝表演開始了!在品茶中,老師給孩子們講解茶樹、茶葉和茶圣陸羽的故事。“青綠的茶園”是大五班老師們親手將剪好的茶葉一片片縫制到綠色的紗幔上去的。教師們還將班級主題活動與環創巧妙融合,創作出栩栩如生的幼兒舞蹈“采茶舞”。來到中二班,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油菜花、漢桂花、旱蓮花、野菊花、馬蘭花,朵朵鮮花開遍南鄭大地。孩子們一邊賞花,一邊畫花,一邊唱花的童謠。中四班的 “中秋節”別有一番情思:先不說月亮的變化,中秋節的兒歌,單是看一看孩子們用超輕黏土做的月餅,聽一聽老師講述的“嫦娥奔月”和“神十問天”的故事,就能讓幼兒的童心飛向月球。房前一株茶,屋后一林竹,這是南山一帶民居的特征。小班的主題墻“南鄭竹風”,用實物和仿真材料將竹子的高風亮節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