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輝煌的大圓舞曲》創作特色淺探
發布時間:2015-11-26 11:32:17
鋼琴曲作品《輝煌的大圓舞曲》并沒有采用傳統的ABC式的三段體曲式結構,而是采用序奏、呈示部、中部、再現部和尾奏的五段體曲式結構,由此呈現出更加復雜、更具多樣性的曲式結構樣式。具體來說,鋼琴曲作品《輝煌的大圓舞曲》的“序奏”部分主要是1至4小節,采用的是bE大調和3/4拍子,并通過同音反復的方式,由此呈現出明快自然,節奏性強,猶如舞會開始前齊鳴的號角一般的音質效果,由弱漸強,由遠及近,從而逐漸營造出輝煌、華麗的音樂氛圍。隨之而來的“呈示部”主要是5至69小節,是并列的單二部曲式,主題轉變為降D大調,依然延續舒暢自然的旋律節奏,由此使這一部分的鋼琴曲作品呈現出熱情奔放、歡快愉悅的情感氛圍,從而奠定了《輝煌的大圓舞曲》華麗奔放的情感基調。第三部分的“中部”主要包括69至118小節,是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其主題仍然保持在降D大調,然而隨著休止符的應用,由此呈現出一種細膩靈巧、活潑歡快的旋律特征。而第四部分的“再現部”主要包括193至241小節,采用的是完全再現的單三部曲式,曲調轉變為G大調,通過兩處休止符的應用,使歡快、愉悅的音樂戛然而止,而結尾部分開放性的結構直接疊入尾奏,渾然一體。隨之而來的最后的“尾奏”部分主要包括243至311小節,運用與維也納圓舞曲相同的方式,將作品前面部分出現的一些諸如A、B、F段中的旋律糅合在一起,使全曲散發出歡快熱烈的情感思想,并在此氛圍中結束整個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