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陜西民間舞蹈在高校中的傳承
發布時間:2015-11-26 11:30:35
對于挽救陜西民間舞蹈,舞蹈工作者們作了大量的保護工作,包括在民間搜集實物資料、分析典型個案、定期組織采風活動等,并在此基礎上對資料進行整理,然后作專題講座、論文,撰寫書籍,進行課題研究等。群眾在重要節日也會組織這些傳統的舞蹈藝術,能夠讓更多的人得到了解,使得傳統藝術得以流傳。同時,國家政府也啟動了對其搶救、保護的工程,《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的正式頒布施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政府部門還逐步展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遺產的收集、人員培訓、紀錄、網絡平臺的建立等工作。并設立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傳承基地以及傳承人體系,舉辦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活動等來加強繼承和保護陜西民間藝術。目前,陜北秧歌、陜北腰鼓、乾州蛟龍轉鼓、城固縣水獸舞等民間舞蹈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