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P模式是1967年由美國學者Stufflebeam通過對泰勒目標行為模式的反思和改良提出的評估模型[4],它對泰勒模式的內核合理繼承,摒棄局限,解決了泰勒模式的部分疑難問題[5]。CIPP模式由構成的四項評估分別是背景評價(Context Evaluation)、輸入評價(Input Evaluation)、過程評價(Process Evaluation)及結果評價(Product Evaluation)。背景評價是對目標實現的環境、資源、問題進行分析;輸入評價是對方案達成目標所需的條件、方法、程序以及費用預算等計劃進行評價,即考證所選方案的可行性、科學性、合理性;過程評價是對方案實施過程的監督、檢查和反饋,了解進度,發現問題及時調整、修正;結果評價是對方案達成的程度、實現的情況進行評價,不僅如此,更要通過對結果的評價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實現教學活動的可持續性進展。筆者認為,CIPP評價模式可以應用于酒店管理專業實訓課程的教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