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語境下紅色經典教學的新探索
發布時間:2015-11-24 16:52:51
近年來,學術界流行用俗文學視野來研究某些紅色經典文本,這種觀點認為小說大多可以從民間文學中尋找到可利用和整合的資源。中國小說誕生之初其實就是俗文學,但是小說地位提升是在近代以來才出現,小說中“民間”因素雖然豐富,卻一直不被重視,曲波的《林海雪原》就可以按此種觀點來進行解讀。首先,作品拋開其政治外衣,其傳奇性可以說是紅色經典文本中最突出的了,僅有36人的小分隊在白雪皚皚的林海雪原上剿滅一個又一個土匪武裝,尤其是楊子榮只身入匪穴智取威虎山一段是家喻戶曉,作品在本質上其實是一部通俗小說。其次,由于其是俗文學,更是包含了很多俗文學具備的民間因素,學者李揚就曾從“英雄、兒女、鬼神”三方面找到了小說故事結構中傳統小說的大量痕跡,這部作品可以從“英雄”、“兒女”、“神魔”角度探討其蘊含的傳統小說痕跡,探討其如何借鑒明清時期的英雄傳奇小說、才子佳人小說、神魔小說等古典小說類型,從而探討“紅色經典”小說其內在的審美價值即對古典小說的傳承,對民間因素的借用。這種角度就是借用了近幾年在理論界比較流行的“民間原型批評”的論點,這種論點源于西方的“神話原型批評”,在西方文論課程中,原型理論多用來分析西方文學作品,但中國化之后的“民間”角度更適用于中國文學作品的解讀。通過對這部作品的解讀,學生會對紅色經典文本有新的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