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應該引導學生讀“生活”這本活書,大書。要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腳下的土地,土地上的文化與父老鄉親?!耙环剿琉B育一方人”,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每一個地方的老百姓都找到了一種適合于在自己鄉土上生存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形成了相應的地方文化與地方知識。我們的教育,特別是鄉村教育,應該編寫“鄉土教材”,開設鄉土課程,引導學生學習地方文化和地方知識,從而和養育自己的這方土地建立精神聯系。以后學生長大了,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有自己的“根”。即通過讀書,養成了讀書興趣、方法和習慣;又通過鄉土知識的學習,在自己的家園扎根,這樣,就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個終生學習的底子,一個終生精神發展的底子,有了這兩個底子,以后無論遇到什么,都能從容應對。培育這兩個“底子”,我們基礎教育就盡職盡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