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不妨做一個傻瓜——對印度電影《三個傻瓜》的思考
作者:謝嘯實
發布時間:2015-11-19 15:26:3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作為一部探討印度社會教育問題的影片,《三個傻瓜》采用插敘的手法,講述了三個年輕人的大學生活故事。蘭徹、法涵、拉加是同寢室的大學同學,他們都在印度的著名學府帝國工業大學就讀。蘭徹非常聰明,成績永遠名列前茅。同時,他無視于學校定下的任何規矩,是個讓所有老師頭疼的學生。不僅如此,蘭徹還非常善于開導他人,他總是能說出富有哲理的話,為他人撥開眼前的迷霧。每每當他人在無助、彷徨或者是生活即將步入歧途的時候,蘭徹的點撥總能令他們豁然開朗。所有令人嫉妒的天分之外,蘭徹的身世更是一個謎,沒人知道他來自哪里。相比蘭徹,法涵和拉加就再普通不過了。他們沒有蘭徹的天分,雖然學習很努力,但成績總是倒數。其實,法涵并不想學工業設計,他熱愛攝影和動物,希望成為野外攝影師,但家人并不支持他的理想,法涵為此很煩惱。拉加的家庭則十分貧困,他的家人只希望他畢業后能找個好工作,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這也是拉加的人生目標。這導致的結果就是,法涵每天惦記著攝影,無心在專業上。拉加則每到考試就擔心的不得了,早晚都要求神告佛以求順利通過考試。時光飛逝,大學生活一晃而過,這期間,蘭徹以他的特立獨行和奇思妙想得罪了學校的院長、整蠱了信奉教條處處視他為異類的“好”學生、也得到了美好的愛情。而法涵和拉加也磕磕絆絆地畢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