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好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好人教育是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是國家、民族賴以生存與發展、興旺與發達的力量,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夢”的實現依賴于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成為好人。好人教育有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人民的國家意識,培養人民的“中國精神”,培養“有特色的中國人”,實現“立德樹人、爭做好人”的時代風尚。

人生之初,特別是在中小學的學生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許多的困惑,需要選擇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方向。“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往哪里去”,這些都是常常捆擾所有人的哲學基本問題,對于年幼的學生而言,更需要把握好人生的方向,不斷思考這些根本的人生哲學問題,以便在學習的過程中和人生的道路上一路走好,做個好人。做個好人,并不是做個“老好人”,在看到西安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辦學思想與實踐取得的成就時,我對一個好人以及好人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我清楚地記得,小時候看電影,就知道電影中的“好人”與“壞人”。那時的判斷是單純的,現在看來,“好人”是一個如此內涵豐富的詞語,它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含義。無疑,我們都一直在追尋什么是好人、如何做好人。事實上,我們也一直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對什么是好人以及如何做好人 “斗爭”著。我們最大的擔心是對好人的誤解,“好人”的標簽意味著什么?但好人的“善念與善行”情結還是在我們心靈深處扎根了的,點亮了我們幼小的心靈。

我們都清楚,我們所談的“好人教育”,這是一個真實的教育使命。現在不是好人少了,我們需要的是教育更多的好人。我們的教育一直就是在造就好人而不是培養壞人。好人教育不僅在西安的惠安中學在實行與推廣著,而且我們對好人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我們需要在孩子的需要與成長里發現我們的使命與責任,塑造好人,切實踐行好人教育!

西安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是在新常態背景下對道德教育、價值觀教育的創新性探索。西安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在我看來,重新找回了教育的價值,直指教育的本質,回歸到了教育的原點。好人教育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基礎,還是教育的價值追求,西安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為我們進行道德教育、價值觀教育的對話提供了新舞臺,我相信我們都想知道如何成為好人、如何做好人。

好人意味著什么?好人真的吃虧嗎?對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情景,其結果是難以預料的。你要問我什么是好人,我的第一反應是“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人”。但仔細想來,我們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好人判斷標準,但可能是模糊的,或許是沒有嚴格界定的。我們也許會說好人是善良、真誠、正直的,對此我們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斷。好人總是存在于具體的情境中。我們所說的“好人”,一定是一個具體的形象,諸如一個好學生、好教師、好校長、好家長、好朋友、好丈夫、好妻子、好員工、好領導……好人存在于社會的各行各業中。

時常,當我們談論好人時,我們就說好人品格高尚、為人正直,助人為樂。我相信,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人都具有幫助人的能力和欲望,這種“善念”與“善行”是值得提倡的,也是需要在學校教育中大加倡導和實行的。我心目中的好人,是他有能力每時每刻作出正確的選擇與決定,能夠慷慨幫助他人。做一個好人,對一個國家、一個集體和我們每一個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理想,西安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正是明確了這種教育價值追求。

首先,一個好人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必須誠實、必須堅持原則、遵守諾言,忠誠于自己的家庭與國家。合作與競爭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一個人不可能獨立地在社會中生活,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需要以信賴為基礎。合作與競爭是我們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動力,也是學生在學校中“學會生存”的重要機制和社會訓練過程,任何工作的開展與完成都離不開他人的幫助與合作,正所謂“最可怕的對手就是你的伙伴,最好的伙伴能使你戰勝一切對手”。超越他人的欲望會激起競爭,合作與競爭永遠是緊密相連的一對連體兄弟,也應當是一對值得信賴的“好兄弟”。誠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在學校教育中得到張揚,以培養誠實、守信的善念,從而做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其二,一個好人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個好人的必要品格,他必須對他人有禮貌、接受個體差異、看到別人的優點,不因權貴而趨附,不因貧寒而蔑視,尊重所有的人,善待他人。尊重不僅是一種高尚的品格,還是一種道德行為,學生在學校中首先需要學會的是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尊重社會。

其三,一個好人是負責任的。一個負責任的人要有所擔當,他必須理性選擇、三思而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他必須值得信賴,為人友善,勇于承擔責任;他必須敬業與樂業、堅韌和勤奮,不斷謀求優異的業績,決不輕言放棄;他必須具有自我控制能力,有紀律,不妄言,腳踏實地。責任意識與責任教育是好人安身立命的基礎,讓學生學會承擔責任,在承擔責任中成長,包括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承擔對社會的責任和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責任是所有教育的真正基石,現代教育只有憑借責任這塊基石,才能使社會煥發生機與活力。

其四,一個好人是公平與公正的。一個公平與公正的人必須公平地對待所有的人,具有開放的心態,愿意傾聽和理解他人的意見。公平與公正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支撐教育基本價值取向的支柱,意味著“權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機會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實踐證明,沒有公正與平等,社會就不可能有民主自由、誠信友愛、安定有序。公平與公正要求教師處理學生問題時要一視同仁,善待所有的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不因學生的學業能力、種族、社會經濟地位、性別而歧視學生。

其五,一個好人是具有愛心的。一個有愛心的人必須仁慈地、友善地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自私自利,好施樂道,寬容他人、關愛他人。寬容與關愛是一種非凡的氣度,一種寬廣的胸懷,一種高貴的品質,一種崇高的境界,更是一種特殊的生存方式。寬容與關愛是一種美德,更是人性的光輝。寬容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寬容不是消極地遮掩過錯,更不是放縱過錯,而是積極地包容對方的短處,幫助他把短處變成長處。

其六,一個好人是一個好公民。一個好公民必須遵守規章制度和法律,尊重權威,關心國家大事,保衛鄰里和社區的安全;一個好公民要照章辦事,責任明確,自愿承擔義務、納稅、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是知識經濟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是教育的基本原則,教育學生有所擔當,培養學生成為負責任的公民,是教師的神圣職責,成功的教育要培養學生的自律性以及公民責任感。

好人教育是一個值得傳播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價值觀。好人的培養與造就需要把善念與善行落到實處,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好人教育計劃”。也許,這個計劃完全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空想,但只要我們孜孜以求,好人的培養與造就就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在我們看來,一個好人教育計劃需要:1.學校—家庭—社區的合作無間,而學校是好人教育的基礎。2.學生做好基本功,務實好人教育,發揮好人的“蝴蝶效應”,好人教育不是停留在觀念上的。3.通過發掘與欣賞學生的優勢和美德,改善學生的行為,提升學生課業學習的意愿和效能。4.從他律到自律的改變中,學生能因成功而自我肯定,自我成就好人,“成己為人”、“臻于至善”。5.啟發“善念”種子,由付出中實踐“善行”,使得“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成為社會的風尚與精神。

從善念到善行,好人一生平安!祝愿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思想與實踐播撒出善的種子,以好人教育教育好人,把人教育好!

作者簡介:程晉寬,安徽壽縣人,博士,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協同創新中心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