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出真我風采——小學英語錄音式家庭作業的實踐與思考
作者:江蘇省如皋市吳窯鎮鳳毛小學 石小蕓
發布時間:2015-11-18 11:28:2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英語教學的切實需求,錄音式的家庭作業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納,并努力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探索與應用。特別是移動即時通訊技術的發展,通過微信、QQ等軟件工具,讓學生更靈活、自由地將自己朗讀的成果記錄下來,進行集體交流與反饋;同時這種作業形式還能夠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有效地鞏固英語知識內容。要真正發揮出錄音式家庭作業的積極效果,我們還需要使其貼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讓他們能夠從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獨特樂趣,進而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長期持續發展。一、 轉變角色,讓學生興致盎然
在學生完成錄音式家庭作業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只是抱有那種應付作業的心態,那么他們就很難從作業中感受到樂趣,也就不能全心投入其中。因此教師要發揮學生善于“角色代入”的心理特點,指導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將自己想象為廣播電臺的著名主持人,或者舞臺上的大明星,以另一種角色進入到錄音狀態中去,激活他們的興奮感和新奇感,將錄音作業變成展示自我能力的一個平臺。
二、 豐富形式,讓學生歷久彌新
讓學生在日復一日的作業中感受到新奇,避免產生枯燥和乏味,教師就要努力讓錄音式家庭作業的形式更為豐富和多樣,擯棄以往那種朗讀課文錄音的單一形式。針對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傾向,教師可以設計出各種各種具有較強趣味性和現實意味的錄音“欄目”,如“故事會”、“金嗓子”、“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讓學生在不斷地變化與轉換中保持對錄音式作業的持久興趣。
如在學習5B Unit1 Cinderella后,本單元的內容為學生耳熟能詳的《灰姑娘》的故事,教師由此展開,指導學生《灰姑娘》故事的英文簡寫本,鼓勵他們在課后閱讀更多的英文簡寫童話故事;再在錄音式家庭作業中繪聲繪色地講述自己所讀的故事,如Mon key King(孫悟空)、Nezha(哪吒)等,讓學生通過錄音展現自己英語表達的個性和吸引力,滿足了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作業需求。
三、 家校協同,讓學生全情投入
錄音式作業的主體不僅僅局限于學生,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家長參與其中,由學生個人的“獨角戲”變成多元參與的“舞臺劇”。比如教師可以將錄音式家庭作業的設計權傳遞給家長,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進行錄音式作業的策劃和制作;可以讓家長作為學生的助手,為學生提供錄音過程中的各種背景音,諸如風聲、雨聲等;還可以讓家長將自己的聲音和孩子的聲音錄制在一起,如在錄音結束時配音“你真棒!”或者與孩子進行漢譯英的對話練習等。這樣的家校協同方式,讓學生在作業完成過程保持與家長的互動,有效地保障了作業質量。
如在學習3B 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后,教師設計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錄音式家庭作業,讓學生蒙住雙眼,家長將某個文具放到跟前,學生摸一摸后說出它的名稱,家長根據學生回答正確配音“猜對了!你真棒!”或者“猜錯了!再試試!”這樣不但讓學生很好地復習和鞏固了crayon,pencil case,lunch box等詞匯,同時在知識性與娛樂性相結合的錄音式作業中有助于家長了解學情,促進了家長與孩子的交流。
四、 品味成功,讓學生愉悅前行
在進行反饋與交流的環節,教師要做好一個耐心、忠實和充滿熱情的聽眾,傾聽學生的錄音式家庭作業的成果,細心發掘其中的亮點,做好恰如其分且又正面導向的點評。同時,教師還可以將評價主體泛化,引導學生進行全員評議,如根據錄音式家庭作業的形式和內容,評選諸如“故事大王”、“明日歌星”以及“王牌播音員”等各種榮譽稱號,讓學生的作品得到來自同伴們的認可,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使得他們在后繼的錄音式家庭作業中擁有更加充足的動力。
如在3B Unit4 Where’s the bird?學習之后,教師讓學生在作業中將單元中Song time的歌曲唱出來。根據學生的演唱情況,教師從嗓音方面評選出“金嗓子”獎,從專注程度方面評選出“亮嗓子”獎,從歌曲中Where’s...?與Where are...?之間拓展的理解方面評選出“智慧歌手獎”等等,讓學生從不同方面都能獲得恰當的認可和肯定,使得學生作業熱情進一步高漲。
通過教學實踐,學生在錄音式家庭作業中尋找到了其中獨特的樂趣,各種包含著學生智慧與能力的錄音作品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作業熱情,他們用充滿童稚的美妙聲音展現了自己的風采,成為英語學習之旅上一道令人駐足流連的風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