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快作文”創始人翟暾老師 “簡單、快速、多寫”的作文理念和易于操作的“簡單指導—讀范文—學生寫作—互評—自評”的作文教學方法深受學生喜愛,也值得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借鑒!

眾所周知,作文已是語文中考高考的半壁江山,然而作文教學卻一直不成系統,老師們安排作文課隨意性很大,基本是“各唱各的調”,對作文的指導也不是很到位,我們辛辛苦苦批閱的作文學生也置之不理。綜觀作文現狀,真是“學生寫得苦老師批得累”!直到有一天,有幸聽了“簡快作文”創始人翟暾老師的示范課后感觸頗深,翟老師的“簡單、快速、多寫多練”的作文理念和易于操作的作文教學流程值得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借鑒!

翟老師的口號是“課上的任務課上完”、“記住三句話,任何作文都不怕;用活三句話,賽過數理化;用神三句話,考上清華和北大!”有這么神嗎?這三句話是:“開頭點題定位,中間承上詳寫,結尾照應深化。”仔細推究這三句話既有結構上的要求,也有選材的要求,其中“定位、深化”更是針對文章的靈魂——主題而言。這幾乎是高考一類作文諸多要求的一個精縮。我覺得他的這三句話有投機取巧的嫌疑,至于有點夸張的“記住三句話,任何作文都不怕;用活三句話,賽過數理化;用神三句話,考上清華和北大!”這幾句話更像是為2007年9月份創刊并在全國發行的《簡快作文》做出的誘人廣告。

可是他100分鐘的“全方位”流程式的教學卻也可以說是一種大眾化的教學模式,也可以為我們一線普通教師所采納。具體流程是這樣的:20分鐘指導,40分鐘寫作,40分鐘互評。翟老師的示范課是這樣的:

首先用20分鐘的時間欣賞朱自清先生的《春》,讓學生明確什么是“點題定位,承上詳寫,照應深化”后,開始寫作《我們班的某某某》,有個學生用20多分鐘就完成了,翟老師在作文本上批學生所用時間及字數算做獎勵。然后將這位同學的作文交給第二位寫完的同學互評。依次類推,待到全班都寫完時,有的同學的作文已被五六位同學閱讀過了并有評語。我們可以想象拿到有同班同學評語的作文時,學生內心的激動,評語中有肯定也有否定,聽到好話心里美滋滋的,聽到別人的異議也許會反思,怎能不反駁呢?那就可以在作文本上寫自評,這也是翟老師作文課的最后一個環節。當時學生們熱情高漲,下課了還寫得不亦樂乎!

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情形:作文寫了500字,評語可能有600字,自評有550字,下課了學生還在教室里議論他們的作文,要知道學生是非常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的。這就將作文從課堂延伸到了課下,試想如果學生們樂于在作文上多花時間和精力,還愁他們不會寫?還用我們追著要作文本嗎?這種自發式的多寫多練不正是我們希望的結果嗎?

更何況習作中出現的問題在學生的多個互評中已基本體現出來了,老師們也可以從往日繁重而單調的作文批改中解脫出來,言簡意賅地略批即可。

這種教學模式有三大好處 :首先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因為自己寫的作文有同學看有同學評,自己也可以評別人的。在寫與評的過程中激發了興趣,提高了寫作水平。因為提高寫作水平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多讀多寫。第二,這種限時訓練能提高寫作速度。第三,將語文老師從繁重而收效甚微的作文批改中解放了出來,而不會影響作文的教學效果。

我想,如果在作文講評課后,老師能將學生習作中的精彩語段或優秀作文摘出來力爭每學期每位同學的作文都有被選中的機會,最后教師指定專人定期匯總編輯以班刊的形式發放給學生和家長,這對學生也是一個不小的激勵,以此鼓勵學生堅持寫作!

各位老師也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