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圖對推動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的意義
作者:江蘇省海門市冠今中學 徐博文
發布時間:2015-11-18 15:27:3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概念圖是把一些知識領域中的要素,依照其內部的聯系創建的一種可視化的新型語義網絡。主要是利用視覺化的方法說明,把知識領域里的各種學習概念相融合而成的。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采用概念圖的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對于物理教學的思考,并更深層次探索與認知物理學科,并且將科學理念與生活經驗聯合在一起,探尋實務本質,進而正確掌控與熟練應用物理的概念。
一、 高中物理教學中概念圖的意義
概念圖作為在歐美發達國家盛行一時的教學模式,而且人們對概念的運用與研究的歷史由來已久,而且正在逐年的進行擴張,通過相關統計,和概念圖相關的文章與網頁已經超過了100多萬。然而在我國對概念圖的研究還不是很多,在當前還只是處在引入與介紹層次,并不能進行充分的實踐與應用。
傳統教育模式是把學習設立在學生的依賴性、自身客觀性以及被動性等上面的,因而忽略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與主觀能動性。這種學習結果就是學生為了做題而做題,學習完后面的知識之后就會將之前學習的知識忘記干凈,導致掌握的知識散亂,學習效果比較差,并在最后致使學生的學習成果不理想,學習成績也不能上去。因而,在高中物理教學里應用概念圖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化被動為主動,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與主動性,促使學生養成創新的意識并和實踐能力相融合,并在最后達成學習的合理性與有序性,并提升自身的物理成績。
二、 高中物理教學中概念圖的優勢
首先,概念圖具有經濟型特征,能夠讓知識通過經濟的方式實現。其次,概念圖具備表征特點,能夠促進知識架構得到鮮明與直觀的體現,因為概念圖的圖像傳送信息能力優于文字的傳遞信息能力,更加有助于學生進行只是記憶。第三是概念圖具備可視化特征,并通過整合具體的題目,把所有因素依據一定規則進行創立,進而變成可視化的一個知識架構。第四是概念圖具備藝術性與科學性兩個特征,它的知識架構具備科學依據。可以正確傳遞圖像中的藝術意義,并且可以避免學生因概念圖雜亂無章而發生排斥心理的情況發生。第五是概念圖具備整體化的特點,它的知識架構準確且完整,可以把圖示中的知識進行完整的詮釋。
三、 高中物理教學中概念圖的功能
很多相關的研究都表明概念圖具備以下的幾種功能:第一是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師的物理相關教學能力,并通過應用概念圖教育模式,能夠重點強調物理的教學原理與概念包含的主要作用,促進學生能夠將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性與概念性的消化。第二是能夠提升很多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研究方案主要是通過隨機抽調法,而變量是運用概念圖教育模式的高中的物理教學,因而取樣主體是普通高中生;第三是概念圖教學模式還存在著局限性,只與具備科學合理性的教學課程相適應,在語文、英語等教學課程中不能起到很明顯的作用。比如在學習“能量的守恒與耗散”時,在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進行預習,進而使其能夠在課堂中對相關知識不會太陌生,因為物理教學屬于科學性的學科,能夠與概念圖教學模式相適應,在學習能量守恒時,能夠讓學生通過更直觀的視覺效果學習知識,了解能量的定律。
四、 高中物理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
概念圖的結構看起來好像不復雜,但卻可以利用學生了解層級結構的特點,明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度,并通過學生分析的概念圖案例,歸納學生對概念圖的了解深度與對概念含義方面的了解程度,并且教師能夠觀測學生親手制作出來的概念圖與概念圖圖形方面的完整度,總結歸納在學習高中物理時學生會投入多少心血。利用對這三個方面的歸納,可以充分的將教師是否完成教學目的完整地反映出來,并且能客觀具體地反映出學生對物理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與應用所學知識的情況。教師還能夠充分學生會概念圖的制作這一珍貴信息,及時評價自己的課堂物理教學,進而依據學生們的具體物理學習情況,對自己的物理教育方法進行迅速且及時的改善。例如在學習“分子動理論”一章時,可以試圖讓學生在課前制作概念圖,教師通過觀察這些概念圖完善學生對分子結構的認識,并對學生對概念圖的掌握程度、對分子作用力的掌握程度與學生投入精力的多少進行歸納總結,最終完善教師的教學課堂與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
當前有很多高中生都認為物理學習很有難度,如果想將物理學好更是不可能的任務。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概念圖,可以將教師腦袋里的理論與知識,用可視化的形式表達出來。也可以說是在虛擬的環境里給學生上課,如此,教師就能夠更加精準的結合教育內容,學生也能夠掌握物理知識的整體架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