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陜西省神木縣第二中學 萬勤燕
發布時間:2015-11-18 15:25:5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作為老師,最為重要的職責就是教育學生,幫助學生得到多方面的提高,讓學生能夠形成優秀的人格,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更加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而語文作為一種需要學生發揮主觀思想的學科,其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情感,因此語文教學在情感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 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語文是一門極其基礎也是極其重要的學科,無論是日常的語言交流還是獨自的寫作,都會運用到語文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反復地在進行語文的練習,因此可以說,語文的學習伴隨著我們的一生。而在學校內的語文教育,則是語文學習最為基礎的一種方式,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們可以很快地掌握語文的相關知識,加深對于語文的理解。語文教育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在于學習語文可以教會我們如何更好地與他人溝通,如何能夠寫出更加優美的文字,它更能幫助我們樹立健全的人格,擁有更加豐富的情感。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去理解語文、去感受語文,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塑造自己的人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道德情操。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該根據實際的課堂情況,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一定的情感教學,幫助學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二、 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情況探討
(一)教師自身體現和滲透情感教育
1.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投入更多的情感,來感染學生,并調動學生的情感。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適時地放下課本,與學生共同來探討有關于文學作品能給人帶來的深層次的思考,教師也應當帶領學生們努力挖掘課文中所蘊含的情感,教會學生從表面的文字發掘更深層次的思想。同時,教師應該更多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通過多與學生交流來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多多采納學生對于課堂的意見和建議。
2.提高素養,激發學生興趣。每個學生都是各不相同的,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學習習慣和獨特的思維。這就會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很難以使得全部的學生都能夠滿意,因此,單純地靠教師的教授是很難使全部的學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學習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們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出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學習。
(二)在教學內容上滲透情感教育
1.理解教材,寓情于文章之中。能入選語文教材的文章都是經過編者的檢驗和時間的考驗的,這些文章不僅僅是有著豐富的語文知識,更是蘊含著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通過對這些文章的深入了解和學習,學生可以很快地掌握到更加系統的語文知識,并且能夠使得自己的情感更加的豐富。因此,在進行這些文章的教學時,教師應該更加仔細地揣摩作者的思想,帶領學生深入鉆研,用心去感受、去品讀,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仔細地揣摩作者的情感,并從中得到提升。
2.理解文章感情,寓情于文章。出色的文學作品中都蘊涵著豐富的哲學道理,通過對這些文章進行學習可以讓學生能夠對人生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可以幫助學生對自己認識的更為深刻,幫助學生塑造出更為完整、獨立的人格。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更多的思考,教會學生如何獨立的思考,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對于客觀事物進行評價的方法和規律。
(三)教學方法體現和滲透情感教育
1.用導語引入感情。導語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精辟巧妙的導語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確定一篇作品的基調,讓學生在學習之間就對作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它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聯想產生對于作品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去思考作品的內容和思想感情。這就需要教師有著扎實的基本功,能夠從文章中提煉出來最為標志性的思想和內容,通過在課前的講解,讓學生對于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這樣,在后面的學習中就能讓學生帶著疑問,用思考性的方式去學習文章,從而就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提高教學的效果。
2.用多媒體創建情境。科技的快速發展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許多的學校都開始逐步的利用新的科學技術來豐富教學的形式。例如現在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就可以同時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更加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文章的內容,使得教學能夠真正地做到圖文并茂,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加直觀的感受。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初中語文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改變,以適應新時代的學生。在現代的教學中,教師不應該是傳統意義上的教授者,而是應該作為一個引導者適時給學生提供幫助,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去學習,并且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豐富情感,完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