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初中語文合作學習
作者:陜西省綏德縣四十鋪中學 劉永澤
發布時間:2015-11-18 15:23:2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作為新課程所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礎,進行組內討論,實現組員之間互幫互助的學習方式。隨著合作學習的推廣,其相比于傳統學習方式的優點也逐漸體現出來,并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現在,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值得推廣的學習方式已經基本上成為了教育界的共識。合作學習強調的是學習小組各個成員之間的相互協作和相互配合,這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實現了課堂之中的多元互動,能夠起到活躍課堂,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理解程度較淺。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般都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進行教學,學生則被動地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低。合作學習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為共同探討型教學模式,是一種徹底的顛覆,需要教師和學生能夠適應角色和教學方式的改變。在開展合作教學的實踐中,大部分教師很難營造出合適的學習氛圍,只是在課堂中空有一個合作學習的架子,而缺乏了合作學習的實質,體現不出合作學習的優點。
2.學生自我意識過強。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獨生子女越來越多,條件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也逐漸變得優越。這就導致大部分初中生都具有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往往都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愿意與他人相互協作,這非常不利于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和開展。
3.合作學習實施中分組不合理。
合作學習即讓學生通過組成學習小組的方式,實現組內成員的合作和相互幫助,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的目的。但往往由于教師對于分組的不重視或是按照將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分成一組,將學習成績差的同學分成一組的分組方式進行分組,就會造成各個小組中成員之間不能形成很好的互補,導致有的小組學習風氣逐漸變好,而有的學習小組風氣越來越差,違背了建立學習小組的初衷。
二、初中語文合作學習的方法
1.營造和諧氛圍,創設合作條件。
首先,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加輕松自由的課堂環境,來幫助學生適應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構建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之前,需要建立更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從以往害怕老師慢慢轉變成喜歡老師,愿意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應該更加親切自然,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心,體會到教師對于學生的情感,同時,教師也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應該按照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而對學生存有偏見,要知道每一個學生都有著很強的可塑造性,教師應該通過耐心和愛心幫助那些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學生得到提高。在創建合作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多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課堂的氛圍更加和諧和活躍,提高合作教學的課堂效率。
2.建立開放課堂,促進個性學習。
課堂的開放性包括思想的開放性、學習內容的開放性以及學習方式的開放性,合作學習不應該延續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學程序,而是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式。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與課文有關的學習內容,在課堂上通過不同小組之間的分享和討論,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取不同的知識,提高課堂的效率。
3.組織課堂爭論,培養創新精神。
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上,教學的知識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鼓勵學生積極創新,并勇于質疑之前的定論。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辯論和討論,讓學生在互相辯駁的同時增加對知識的理解。
初中語文合作學習的推廣,可以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同時,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創造出更加和諧、高效的課堂氣氛,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合作中收獲知識、收獲友誼、培養能力,幫助學生得到全面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