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倍受英語教師的關注,但從目前初中英語教學效果來看,詞匯仍然是學生學好英語的一大障礙,下面是對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的一點思考,拋出磚去,引得玉來。一、詞匯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和問題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課本為例,很多教師處理單詞的過程缺乏語境、與上下文脫離,學生不能全面地、準確地理解詞匯,無法培養其在語境中學會識別詞性、詞的功能以及詞的感情色彩的能力,尤其是在單詞多意義或多詞性的情況下,學生靈活運用詞匯顯得困難,所以我們除了對學生進行詞匯學習策略指導,注意單詞的復現和記憶外,還要從教法方面進行思考,在語境中、詞塊中和語篇中進行詞匯教學。

二、在語境中教學詞匯

詞匯所在的上下文、時間、空間、情景、對象、話語前提等與詞匯使用有關的都是語境因素。著名人類學家Malinowski提出了“如果沒有語境,詞就沒有意義”,“通過上下文的語境來學習詞匯,是最重要而且行之有效的詞匯學習方法”。由此可見,詞匯和語境是相互依存、緊密相連的。學生真正掌握一個詞匯包括能使用它,學會讀音、拼寫、詞義、詞性、搭配、文化內涵等,單靠聽寫詞匯、階段檢測驗收,很難達到效果,即使一時通過檢測也會很快忘掉,究其原因,還是詞匯學習脫離了語境。將詞匯置于特定的語境中,能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詞匯的意義和用法,促進詞匯知識的內化,而且不易遺忘。掌握詞匯是個人化的習得過程,教師可以呈現、解釋詞匯,但只有學生借助語境體會詞義、理解文本,并利用活動和相關聯的事物體驗使用詞匯,才能真正在交際中運用自如,因此教師要努力做到在語境中學習詞匯、練習詞匯和考查詞匯。

三、在詞塊中教學詞匯

詞匯教學除了學習單個的單詞,還包括學習它組成的短語、習慣用語以及詞匯背后的概念、文化內涵、語法意義、搭配形式以及不同語境下的意義變化等,所以關注詞塊成為詞匯學習的有效途徑。如果說單詞是原材料,詞塊就是半成品。詞塊教學法認為,語言是語法化的詞匯,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構成的。詞塊就是語法結構化的詞匯組合,具有固定性強,使用頻率高的特點。 研究表明,糾正用詞錯誤并不能使學生不犯錯誤,有效的辦法是直接輸入語言結構正確的詞塊。詞塊包括幾個類型:1.多詞語塊,一般由2個以上單詞構成的固定詞組、短語動詞,如by the way.2.短語搭配,包括習慣搭配和靈活搭配,如tell a story、Good morning. 3.慣用話語,固定或半固定的具有語用功能的單詞組合,如:How are you doing?4.句型框架,運用時用類似的內容來填充即可。如Would you mind if …I ? 詞塊具有較為固定的語法結構、穩定的搭配和特定的語用,并能作為整體保存在記憶中,以詞塊形式儲存的信息易于以后在語言活動中提取和使用,還能避免學生犯臆造詞匯,是詞匯記憶的理想模式。

四、在語篇中教學詞匯

閱讀材料中出現的大量新詞和詞塊是詞匯積累的重要途徑,然而為了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有的教師在閱讀前教授全部生詞,這種做法既不能幫助學生發展在文中的猜詞策略,也剝奪了學生在語篇中的試圖理解詞匯意義的機會。還有的教師在閱讀材料解析過程中見詞就講,使得閱讀過程不斷被打斷,思路變得支離破碎。所以閱讀中的生詞處理方式可視情況而定,難度大、影響學生理解課文且不能通過上下文推測的詞匯放在讀前,可使用圖片、實物、中英文釋義、構詞法等方式進行快速呈現;讀中應該培養學生結合語境和上下文猜詞的能力,還有一部分生詞可在讀后利用學生回答問題或做其他語言活動時進行適時的呈現和解釋。在完成閱讀、獲取信息后,教師還應設計一些學生運用詞匯的活動,及時將新詞匯內化。具體說可以是壓縮、改編語篇后進行關鍵動詞和詞塊填空練習,看圖復述課文,表達觀點中運用詞匯等等。

在語境中、詞塊中和語篇中學習詞匯,在理解和記憶方面相對來說是高效的,但我們的記憶只有通過識記、保持、再認、再現四個過程才能變為持久記憶,詞匯教學中還要提高詞匯的復現率。另外詞匯學習策略指導也要跟上,培養學生用猜測詞義、構詞法、拼讀規則、語義圖、查詞典等方法獨立解決詞匯問題的能力,只有教法和學法共同配合,才能達到詞匯教學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