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中職學校 移動學習中的應用探討
作者:廣西東興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張 力
發布時間:2015-11-17 16:31:2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根據《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 2014 年 12 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網民中學生群體的占比最高為 23.8%。智能終端的普及使移動即時通信成為第一大上網應用程序,使用率達到了 91.2%,手機即時通信由于其隨身、隨時,擁有社交屬性和可以提供用戶信息分享的特點,深受年輕用戶的歡迎。調查顯示,10歲~29 歲的年輕人相比其他群體更樂于在互聯網上分享,尤其是 10歲~19 歲的人群,有 65.9%的網民表示比較愿意或非常愿意在網上分享。隨著移動網絡的迅猛發展,移動即時通訊應用對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所起的互惠、分享、合作和創新的推動作用將表現得更加明顯。
1.圖文+語音的互動學習
微信和其他即時通訊服務應用程序在交互形式上都大同小異,微信除了提供基礎的文本和圖片方式外,還著重打造即時語音交互方式。常規圖文方式的互動交流已經很普及,現在很多學校的教師都已經和學生建立這種互動方式,老師將課堂上的講義和課外的學習資料通過文本信息、圖片信息發送給學生,學生可隨時學習這些相關內容。語音信息是微信提供的一個方便的通信手段,簡化了繁瑣的文字交流,實現自然對話模式下的直接相互作用。學生能直接用語音向老師進行提問或咨詢,老師也能快速地用語音回答。實際溝通過程中,語音信息的使用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近,更有親切感,學生更容易理解,使其學習熱情得到擴大。
2.微信群組學習
微信群組創建簡單,在群內可以進行圖文、語音的即時交流。老師或學生都可以通過微信群很容易地構建一個學習型組織,同學間能在群里交流與合作學習,教師則可以指導和監督群里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有效地發揮微信群組的功能。
3.信息訂閱推送
微信公眾平臺上提供訂閱號和服務號兩種模式,訂閱號能每天推送一條信息給關注用戶,服務號每月能推送四條信息給關注用戶。學生通過微信訂閱教師的微信公眾賬號,訂閱后就意味著學生可以通過該公眾賬號的信息平臺收取相關的信息內容。微信公眾號群發功能是一種主動推送信息給用戶的方式,準確性高,時效性強,更新快。推送的信息可以是單圖文推送或多圖文推送,教師能針對不同學生不同課程的需求進行單圖文或多圖文的學習資料的推送,學生則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內容,及時獲取信息,實現無處不在的自主學習,滿足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個性化需求。
4.自動回復響應
微信公眾平臺能設置自動回復功能,這是一種通過設置回復“關鍵詞”形式進行的實時響應模式。自動回復功能可提高信息傳輸的效率。對學生而言,只要回復關鍵字就能得到自己所要的信息,就能容易吸引學生對平臺的使用。教師通過對平臺自動回復的設置,設計信息導航和學習內容分類,可以自動解答學生的問題。例如,學生忘記老師課堂布置的作業,老師在公眾平臺上設置回復關鍵詞為“作業”,學生在回復關鍵詞后,平臺就推送出老師所布置的作業給他,方便快捷。因此,教師作為自動回復功能的設置者,要精心設計回復推送內容及表現方式和格式的設置等。
5.朋友圈分享
基于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功能,能讓微信成為學習信息的推廣及內容分享助手。由于中職學校學生群體中微信使用率高,同學間將信息和資源通過微信發布到朋友圈,會是一種有效的資源分享方式。對分享的文字、圖片、視頻、網頁鏈接等,朋友圈內可以回復的方式進行互動交流溝通。教師能通過瀏覽學生的朋友圈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對其在朋友圈提出討論的問題進行解答。
現階段,大多數學校和教師只注重在微信公眾平臺的基礎上開發移動學習平臺,忽略了微信本身最基礎的通訊功能。雖然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深度開發出的移動學習平臺功能豐富,但是由于很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不強,而多數平臺的監督能力又不強,這就會降低整個平臺的利用率,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在注重開發平臺功能的基礎上,還要利用微信的基礎通訊功能來進行遠程監督,遠程解答等作用。微信功能的豐富性,為教育領域研究和實踐帶來新的變化和機會,作為一種移動社會化通訊平臺,微信為移動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創新應用空間。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微信的各項功能,其在移動學習上的作用才會得到更大的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