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出高水平的導學案,更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思考。本文就初中物理導學案的設計與實施方面談幾點看法。一、初中物理導學案的設計

1.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初中物理課程是學生在上初二時才接觸到的,所以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更加喜歡實驗課程,對很多知識充滿了好奇,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動手實踐的興趣,但是對物理原理的抽象知識的掌握較為薄弱。那么在設計導學案時,教師應該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物理現象引入新知識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

2.用提問方式設計導學案。在導學案的設計過程中采用什么方式呈現物理知識,使新知識和舊知識密切地連接起來,讓學生在回顧舊知識的同時就已經開始學習新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填空題的形式設計導學案,讓學生根據導學案的問題自主學習,逐步深化對知識的了解與掌握。以學習歐姆定律為例,就可以用填空的形式設計成問題。如:我們用( )測出電阻兩端的電壓,用( )測出通過電阻的電流,再利用歐姆定律算出電阻的阻值。這種測量電阻的方法叫( )測電阻。這樣設計導學案可以提高學生獨立掌握知識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思考能力。

3.注重總結歸納和知識的拓展延伸。在設計導學案總結與反思部分時,應該側重于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將學生在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不但將知識進行了拓展延伸,還提高了學生運用物理原理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動滑輪和滑輪組知識時就可以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設計問題,例如小明家正在蓋新房,當蓋到一定高度時就需要建筑工人搭建跳板進行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在既省力又節約時間的情況下,將蓋房所用的水泥等物料運到上面去呢?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二、初中物理導學案的實施

1.指導學生預習導學案。指導學生根據導學案的內容自覺地進行預習和自我探究,促進學生獨立完成教學內容。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預習導學起到監督作用,督促學生完成預習內容,并且對學生預習導學案的情況進行檢查,了解學生自我預習的實際情況,從而掌握課堂講授的側重點,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使用導學案進行物理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通過小組討論、團隊協作等形式,使學生自己探索物理知識和原理,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則是幫助指導,根據學生面臨的問題進行啟發式指導,最后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并對整堂課作總結。

3.注重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在物理課程中除了很多動手操作的實驗課程外,還有理論知識課程,有很多學生往往缺乏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而無法提高學習成績。所以,完善的初中物理導學案可以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使學生逐漸養成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激勵學生勇于克服困難,提高解決抽象問題的能力。

4.及時查漏補缺。盡管在設計導學案時已經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狀況,擬定了比較全面的教學方案。但是,在教學課程結束后,學生對新知識掌握的情況各不相同,所以教師應該及時進行查漏補缺,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消除學生的疑問。

導學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加強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更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充分了解到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清楚地認識到學生的不足,懂得學生的切實想法。同時,也增強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提高了邏輯思維能力,增強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優秀的物理導學案對初中物理課程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