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語文課堂 提高教學實效
作者:江蘇省啟東市聚陽小學 陸允如
發布時間:2015-11-17 20:35:0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我們欣賞并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崔巒先生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擯棄那些枝枝蔓蔓,去除不必要的繁雜修飾,回歸語文教學誦讀、想象和推敲等應有的寧靜與簡約,從而將課堂上的時間與空間盡可能地給予學生,用以深化學生的語文思維、拓寬他們的語文視野。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沉浸到文本中去,從教學內容、教學指導以及教學語文等諸多方面以簡馭繁,以自身的“深入”為學生的“淺出”做好充分的預備與蘊伏,這樣才可以將語文教學的深刻內涵通過簡潔凝練的形式傳遞給學生,
一、 精選核心塊,讓教學內容更簡約
簡化語文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就是為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精簡,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學情與教學內容特點,精心擇選教學內容中的核心部分。核心塊的確定,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主觀臆斷,而是要采取審慎而又果斷的態度化繁為簡,簡化頭緒,避免全面開花,找到本節課需要著重解決的一個或幾個關鍵性問題,相對集中地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做到“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二、 聚焦重難點,讓教學指導更簡要
教學指導的簡明扼要,會讓一節課變得流暢而又明快。到位而又不失位的課堂教學指導,應當能夠充分地聚焦于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考慮到重難點中所蘊含的復雜與多變,對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與干擾能夠有著足夠豐富和精確的預設,展現在解決重難點問題過程不同的思考方向和多方位的解決途徑。只有這樣,課堂上精彩的生成就具備了無限的可能,學生就可以在具有啟發性、方法性和解惑性的簡明指導下,充分地張揚他們的語文學習智慧。
如在教學《天安門廣場》一課時,文中大量運用成語以及四字詞組,如:紅墻黃瓦、巍峨壯麗、姹紫嫣紅、翩翩起舞等等,還在多處應用了比喻和象征的表達手法。教師圍繞著這兩個寫作特征展開教學指導,首先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讀好這些詞語,討論和交流這些詞語的意義,想想這些詞語所表達的畫面;教師還精心剪輯了部分視頻片段,為學生出示了相應的精美圖片,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和感悟文中描繪的場景,從而感受到文中洋溢的民族自豪感。
三、 引發共鳴感,讓教學語言更簡潔
“簡潔是天才的姐妹(契訶夫語)。”簡潔的教學語言可以包含著豐富的信息,每一個教師都應當追求教學語言的準確、精煉,將“精講”作為一種教學技藝的追求,努力達到一語啟智、一語點睛、一語激情等理想境界。要使得教學語言簡潔但又富有韻味,就要讓教師的語言能夠引發學生心靈共鳴,激活學生的興趣,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喚醒他們的經驗儲備和創新靈感,促進學生不斷前行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
如在教學《普羅米修斯盜火》一課時,在學生了解普羅米修斯盜火的英雄壯舉之后,為了讓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暴、為民造福的形象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火使人類從荒蠻走向文明,人們為此歡欣鼓舞。你能想象出他們在獲取火種之后那欣喜若狂的樣子嗎?”,指導學生將文中抽象的文字轉化為腦海中鮮活的想象,在文章的空白處用簡潔的語言撥動學生情感的漣漪,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普羅米修斯的勇敢與偉大。
四、 凸顯高效率,讓教學方法更簡便
“教無定法”,但“貴在得法”,追求高效率的教學方法要積極地直面文本,用最簡單、最省時的方法去獲取最大的教學效果。抓住“讀”和“寫”這兩個主干,來指導語文課堂學習中的教學方法,是在簡便與高效之間平衡的關鍵。在讀中,教師要積極運用多種策略去引領學生誦讀、感悟和揣摩;在寫這一方面,則要凸顯學生的個性特征,尊重他們鮮明的個性化表達,從而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心靈的交流與思維的碰撞。
如在教學《九色鹿》一課時,教師根據民間故事情節性強、人物個性鮮明這一特點,采用“課本劇”的形式進行快樂情境教學,將學生卷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教師先讓學生練讀課文中的對話,適機進行指導,啟發學生展開補全想象,理解文本意義,豐富故事細節;在演出過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想象寫作,以國王會分別對九色鹿、對調達說什么為主題,讓學生進行練筆,學生在步驟清晰、層次分明的實踐活動中得到了語文能力與素養的整體提升。
語文課堂的簡化與高效是緊密關聯在一起的。在簡化的課堂學習中,學生可以更充分地去品析文本,感悟思考,讓語文學習活動能夠真正與學生的學情契合在一起,使學生獲得更為廣闊、充裕的學習時空,由此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變得更加純粹和高效。“簡單到極致,就是美麗!”讓我們在追尋語文課堂極簡化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斷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