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怎樣的一個夢
作者:陜西省西安中學 李 力
發布時間:2015-11-17 21:41:4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人須有夢,才能有方向有動力為實現夢鋪筑道路,或康莊大道,或曲徑小路,行走的步伐都是踏實有聲的,朝圣的面龐都是虔誠懇切的。“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正是因為有夢想,我們才經歷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為有夢想,我們才歷經滄桑信心不改。
教師的夢,蘊藏著學生的夢,家長的夢,祖國未來的夢,都在小小的三尺講臺上。當我們帶領著這群青蔥少年,用熱烈的心去擁抱周圍的世界與一切生命,同時更以一種懷疑的眼光去批判地審視一切被神圣化的事物與觀念,更嚴酷的批判自己的時候,我們感到,夢在實現。
三尺講臺上的執著與虔誠,就是一名中學教師對教育之夢的最好踐行。這過程必然是艱辛的,令人容易產生倦怠甚至有放棄的欲念的,那么面對自己動搖的靈魂,我們該如何去做呢?如何來獲得幸福感呢?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條 :對學生要有大愛。作為高中教師,只陪伴學生短短的三年,但這三年卻極有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他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乃至品性與心靈都會在這三年形成一個固定的發展方向,他以后的人生路或山高水遠,或小村桃源,走得艱辛坎坷或快馬揚鞭,多多少少都會受到這三年高中生活的影響,作為他所在班級的領路人,班主任應當幫助他揚長補短,教育他正確認識自己在待人接物、學習工作等方面的不足,改正自己的問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規避風險。這才是真正的大愛。
第二條 :去除功利心。功利心不見得就是壞東西,我們平日在工作中爭上游、拼業績,為贏得榮譽而努力,也是出于功利心的推動,如果一個人完全去除功利心了,那么他在工作方面的動力是否強勁就值得擔憂了。所以我更認同的解讀是:“不索賄。”這話說得比較直白,但是明白痛快。不論處于何種崗位,一個人利用工作之便向他人索取賄賂,都是應當受到法律制裁的,這一點不言而喻。而一名教師如果在自己的課堂、自習等工作時間里扣下重要的知識不講,硬要留在補習機構里,另外收了學生的補課費才講,那么這其實就是一種索賄行為,這種行為違背國家政策,更違背職業道德,我們既然知其不可,就萬萬不能為之。
第三條 :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增強處理問題的能力。作為教師,如果連課都講不好,連工作都完成不了,那離解聘就不遠了。如果一個學生出問題了,有了嚴重的違紀行為,處理這件事的方式有很多,無論哪一位班主任都能隨口說出來好幾種,而經驗豐富的班主任會思考哪一種方式最好,對學生和家長好,對老師和學校好,對社會和國家好,真正做到你好我好他也好。更為細心負責的班主任會進一步思考,同一種方式在不同的情況下,用在不同的對象身上是否都如預料的那么好?如果我們都能在一次次看似簡單的獎懲措施中反思到這樣的程度,才可能真正增強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第四條 :不斷修煉自己,提高涵養。讀書是開闊眼界、增長學問、陶冶性情的最佳方式,讀書令我們眼明心靜,眼明就分得清是非黑白、輕重主次,心靜就不為俗雜紛擾所動,更為沉靜篤定,自然也就不會暴躁易怒。無論什么年代,師長風度是必須得有的,發怒會令我們思維紊亂、口不擇言,往往會說出讓自己感到丟臉的話,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班主任尊威的建立,更多依靠“依法辦事、以身作則”,而不是狂呼亂喊。
第五條 :修心養性,耐得住寂寞,學會守望教育幸福。功利心可以有,好勝心當然也可以有,這些都是敦促我們前進的動力,但是人生總有成敗,誰能一路風光到永遠呢?如果拼不過別人就自暴自棄,那這不叫好勝心,叫玻璃心,我們都是成年人了,如果不能理性地看待工作與生活中的好壞起伏,又如何去教育和保護我們的下一代呢?教書也好,管班也好,都是瑣碎細膩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哪里來的那么多名利風光?若斤斤計較,只會讓自己的狀態更差,收獲更少,便更無幸福可言了。其實,是寂寞還是安靜,是嘈雜還是豐富,是幸福還是不幸福,取決于我們的心態。
愿所有的老師都能在教育學生中獲得自我成長,在努力工作中贏得人生的幸福。愿我們的每一位學生,將來的每一位公民都能夠驕傲幸福地生活在自我的家園中,而家鄉陜西的富裕、和諧、美麗,也緣此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