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交通土建類專業路文化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發布時間:2015-10-27 16:52:03
中國路文化有自身的歷史演進和文化傳承過程,體現出了鮮明的特征。首先,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古有大禹“開九州,通九道”,周建“周道”,秦修馳道,漢有絲綢之路,唐建成唐蕃古道,清有官馬大道,而今一條條國道、省道、縣鄉道將全國連接起來,貨暢其流,人便于行,促進了經濟繁榮、文化交流和社會的和諧。其次,輻射連通的開放特征。從道路發展史來看,人類為了擴大活動范圍,總是以居住地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擴展。自西周以來都是以國都為中心,如秦之咸陽、漢唐之長安、宋之開封、元之大都、明清之北京,或馳道,或驛道,或官道,輻射至全國,以保證政令暢通、貨暢其流[1] [2]。現在的公路網以北京為中心,省道以省會為中心,縣道以縣城為中心,都呈現輻射的開放特征。最后,利在社會的公益特征。孔子講“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左傳》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國家大量投資高速公路、城市道路、鄉村道路等,帶動了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也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