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英語學習者英語隱喻理解中的文化制約探究
發布時間:2015-10-27 16:41:56
隱喻作為人類思維和認知的工具,其基礎是體驗的。人類諸多重要概念都來源于自己切身經歷和體驗,這些體驗反過來為我們獲取新知識、理解及經歷新事物奠定了基礎。隱喻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一定的文化,隱喻是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Quinn(1991)指出,我們人類體驗(embodied experiences)根植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意象圖示SOURCE-PATH-GOAL包含三要素,即起點A,終點B,以及路徑,是基于我們身體體驗和外界不斷地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形成類似LOVE IS JOURNEY的概念隱喻。我們來理解Their marriage was on the rock, We can’t turn back now 等隱喻性表達是借助概念隱喻LOVE IS JOURNEY 來理解的。反過來,隱喻也是一定文化的外部表征,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內容,因此英漢兩種不同的文化通常共享同一隱喻概念或隱喻表達。原因如下:其一,同處于這個世界上,我們不可避免受到相同的自然規律等因素影響,這種外部影響自然地成為隱喻的喻體。其二,作為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有著相似的生活體驗、思維方式和情感;最后,雖然屬于不同的語系,但是英漢兩種語言共享某些語言特征,兩者都用精煉、簡單、生動或比喻性的語言去表達某種概念或思想。因此在英語中有Their plan is a castle in the air, The boy is the wolf in sheep’s clothing等這樣的隱喻表達,在漢語中我們亦有“你的計劃是空中樓閣”,“那個男孩是一只披著羊皮的狼,這樣的隱喻表達”,我們發現當授試理解這些英語隱喻句反應時最短且隱喻理解質量最高。然而,不同的語言社區也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這種差異同樣體現在隱喻當中。因此隱喻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原因有二:其一是不同的社會文化不同。譬如西方熱衷于不同的運動,尤其是賽馬或足球,因此英語中很多隱喻表達來源于運動,諸如The tow players are just neck and neck. 其含義是兩個選手旗鼓相當。我們發現61個就有45個理解為“兩個選手肩并肩站在一起”或其他不相關的含義。其二是不同的思想文化,英漢中都有很多隱喻是來源于各自的傳說、宗教或價值體系。如Lucy is the apple of his father’s eye, Pronunciation is Marry’s Achilles heel, American is a real golden apple. 當遇到這樣的隱喻,只有30%的授試能夠作出正確理解。究其原因是apple of his father’s eye來源于舊約全書,a real golden apple來自圣經,而Achilles heel則來自希臘神話。有趣的是,當授試理解His uncle is a real Shylock, Mrs black is a walking skeleton 時,我們發現一般以上授試能夠作出正確理解。我們認為這可能歸功于高速發展的媒介(諸如電影、卡通,尤其是報紙或雜志),外語學習者不斷地接觸諸如此類的隱喻表達,熟悉之后就毫不費力地理解了這樣的隱喻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