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陜西省區域性職教集團發展的現狀,指出存在著政府監管不力、形式松散、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并提出發揮政府在職教集團運作和發展中的職能,完善職教集團的結構設計,強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對策。

【關鍵詞】陜西區域性職教集團 發展問題 對策

高職教育集團化發展成為一種趨勢

20世紀90年代初,職教集團開始在我國沿海城市出現,但為數不多。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職教集團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涌現,發展勢頭正旺[1]。歸結起來,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有資源可以共享,可以實現互惠互利共同提高,有利于中職、高職的銜接與協調發展,有利于促進校企深度合作等優勢??梢哉f高職教育集團化發展成為一種趨勢。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集團化的研究中,依據不同的標準,對職教集團有不同的分類。依據各學校、企業及其實體所處地理位置及其隸屬關系, 將職業教育集團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區域性集團化辦學,其突出特征是地理位置上相近, 主要表現在辦學活動空間和服務指向上的區域性。二是行業性集團化辦學,一般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 有行業性企業或企業集團參與。三是區域性與行業性相結合的集團化辦學[2],本文所指的區域性職業教育集團源于此種分類方法。

陜西區域性職教集團發展的探索

《陜西省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意見》提出:“加強市級政府統籌,把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規劃,打破縣域、行業、部門、學校類型界限和保護壁壘,通過‘合并、共建、聯辦、劃轉’等方式,優化整合職教資源。制定《陜西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充分調動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薄暗?015年,……建成10個區域性職業教育集團和20個行業性職業教育集團?!边@個規劃意圖很明顯,即陜西的每個地級市至少建成一個區域性的職業教育集團,形成全省的區域性職業教育集團網絡。換句話說,陜西的地方高職院校要走區域性集團化辦學和發展的路子。至此,陜西的區域性職業教育集團的發展開始起步。

2011年12月31日,安康職業教育集團成立大會在安康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安康市市委書記方瑋峰、安康市代市長郭青等市領導及陜西省教育廳職稱處處長李明富出席大會。[3]媒體評論說市長、市委書記同時參加一項教育活動,在安康實屬罕見,足見重視程度。安康職業教育集團由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牽頭,聯合市內各中等職業學校、市縣區醫院、市民營企業協會、旅游飯店協會及相關企業等41個成員單位參與。安康職業教育集團是陜西省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區域性職業教育集團,開辟了陜西省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的先河。

2012年9月28日,咸陽職業教育集團在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宣告正式成立。咸陽職業教育集團由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成員單位包括咸陽市教育局、財政局等9個政府部門,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陜西省核工業二一五醫院等52個企事業單位和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等14所職業院校,涵蓋機械、電子、醫學、農林水利、經濟管理、建筑規劃、能源化工和師范教育等不同學科近40個專業[4]。

隨著安康、咸陽兩地市職教集團的成立,其他各地市也躍躍欲試,呼之欲出。相信不久的將來,10個左右的區域性職教集團將相繼成立。陜西的區域性職教集團的發展在探索、創新職業教育校校聯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促進學校教育與用人單位的無縫對接,探索建立校企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校企共贏、共同發展的辦學新機制,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等方面將起到積極的意義。

陜西區域性職教集團發展存在的問題

陜西區域性職教集團的探索和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區域性職教集團在陜西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其起步和發展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現分述如下。

1.政府監管不力

要實現區域性職業教育集團正常運轉就必須實現其管理的有效性[5]。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區域性職教集團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導下組建和成立的。和行業職教集團相比,區域性職教集團具有綜合性,涉及到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領域、不同的部門,沒有的政府的主導作用難以運轉。但縱觀陜西的區域性職教集團,在組建初期,政府的作用發揮良好。但政府僅將組建職教集團作為一項任務性的工作完成,僅僅停留在我們已經有了職教集團的層面。對職教集團成立后的行業協調、資金投入、業務督導、政策扶持等方面作用甚微。

2.職教集團外部結構松散

主要表現在兩個反面:一是單靠行政命令很難使集團成員單位實質性的融合。以安康職教集團為例,大多行業參與職教集團的積極性是不夠的,少數單位甚至拒絕參加職教集團,其理由是我們不知道職教集團對自己的發展有何好處。二是職教集團的運轉不暢。職教集團是一個龐大的集體,幾十個單位結合在一起,每一個單位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唯獨職教集團的地位比較尷尬,其定位和行政隸屬關系尚不明確,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如何保證其正常運轉,如何使信息上傳下達得暢通,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3.職教集團內部結構不完善

作為一個集團,僅有外部的形式還不夠,必須有內部的職能部門來支撐。目前陜西的區域性職教集團內部結構還不夠完善,尤其是業務性的內設機構不完善,表現為內設業務機構不全,人員配備不齊,辦公設施和經費沒有保障等問題。

4.職教集團成員間缺乏深度合作

實際上只有實現職教集團組成單位(學校、醫院、企業)間互惠互利,職教集團才能良性發展。從學校方面講,期望成立職教集團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便利。對醫院和企業等成員單位來講,也希望參與這個組織集體得到實惠和好處。加強成員單位間的深度合作,構筑共同的利益體系,才能使職教集團內部擰成一股繩。從目前陜西區域性職教集團的發展現狀來看,集團內部成員的合作層次較淺,主要表現為學校和企業間的合作僅限于安排接收頂崗實習,學校內部學生還不能實現升學等形式的流動,職教集團內部的資源還不能實現有效共享,職教集團的發展后勁不足。

陜西區域性職教集團發展的對策

陜西的區域性職教集團正處在蹣跚學步階段,只有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已有的職教集團更加健康地發展,使即將成立的職教集團更加完善。

1.明確和強化政府在職教集團運作和發展中的職能

區域性職業集團集體以服務區域地方經濟發展,為區域地方經濟輸送使用人才為己任,相比普通教育的人才輸出,其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地方政府必須摒棄“重普輕職”的陳舊思想,切實履行政府在區域職教集團運作和發展中的作用。有學者認為政府在職業教育集團中主要發揮以下5種職能:投資職能、購買職能、籌措職能、協調職能、規范職能[6]。

筆者以為,就陜西的區域性職教集團發展而言,政府要做好以下事情:一是政府要對職教集團的發展和運作有專項資金的扶持,把重視職教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二是通過政府行為給職教集團一個合法的身份,嘗試通過立法的方式,明確職教集團的法律地位、行政隸屬關系、成員間的權利和義務等,確保職教集團在運作中信息傳遞的暢通性和有效性。三是給予職教集團發展政策和環境氛圍的有力支持,政府應該制定職教集團發展的長遠規劃,將職教集團發展納入本級教育發展規劃一并安排,建立對職教集團發展的獎懲和考核制度等。

2.進一步完善職教集團的結構設計

針對外部結構松散,內部結構不完善的問題,我們必須從實用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等方面考慮,在結構設計和完善上要從三個層面著手:

第一層面:成立職教集團建設發展指導委員會。職業教育集團建設發展指導委員會充分體現政府統籌職能。這個指導委員會應該包括職教集團所涉及到的所有成員單位的上級行政管理部門的領導,主要是涉及財政局、發改委、教育局、衛生局、工商局、農業局、工信局等。這里面,最重要的是這個機構不能成為一種擺設,不能只是顧問機構,“顧得上就問,顧不上就不問”,要使這個機構真正起到組織和協調的作用,這就需要政府賦予它一定的職責和權力。

第二層面:職教集團理事會。集團理事會是集團的最高管理機構,是職教集團的實際管理者。要保證集團參與單位按權責利比重占有理事席位份額,以調動成員單位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三層面:職教集團內部職能部門。從目前我國成熟的區域職教集團內設機構看,主要包括以下內設職能部門:集團秘書處、專業建設指導部、教學指導部、師資隊伍建設部、產學結合協調部等。從目前我省的發展實際看,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進一步明確規范內設機構的職級、職責和任務,二是按部門需求配備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解決工作人員的編制問題,三是落實這些機構設置的辦公場所及有關的設備。

3.強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實現互動雙贏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這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成功經驗和模式,其作用和意義必須贅述。筆者以為,要讓職教集團這個大家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除了外部的環境以外,最重要的內在因素還是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因為職教集團從構成主體上講,主要就是學校和企業。學校和企業怎么才能緊密結合,龍頭院校與一般職校之間如何緊密結合,最主要的還是要找到共同的利益。要解決“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問題,必須解決企業在職教集團運作過程中成員單位共同利益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方式就是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作為龍頭職業技術學院,可以對企業通過人才輸送和培養、企業員工的培訓和提高、共同的課題和技術攻關、嘗試將企業引入校園等方式實現企業和學校共贏;可以通過對普通職校的教育援助、資源共享、建立學生升學流動機制等方式謀求龍頭院校與一般職校之間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柳,易玉屏.關于國內職業教育集團研究的綜述[J].職教通訊,2007,(2).

[2]鄧俊芳.論高等職業教育集團[J].職業教育研究,2007,(2).

[3]據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網站.

[4]據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網站[EB/OL].http://www.xianyangzhiyuan.cn.

[5]沈建根.區域型職業教育集團:特征、制約因素與發展策略[J].職教論壇,2012,(16).

[6]曲濤.論政府主導型職業教育集團辦學模式[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