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盧梭的堅持的自然教育思想,有人比喻是“教育上的哥白尼”,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新教育和舊教育的分水嶺——這樣的評價是比較準確的——因為,盧梭鼓吹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與封建專制教育是不同質的教育觀,也是人類教育史上閃現的新的教育曙光。但是,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由于時代的原因,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缺少教育科學理論的支持,也缺少嚴密的邏輯體系和教育實踐經驗,有的論斷屬于主觀臆斷的東西——教育理論必須建立在科學的理性基礎上,也應該通過教育實踐來驗證,否則,只能是美麗的空想而不具有科學的體系。然而,盧梭提出的尊重人的天性的教育原則,成為以后教育革新的指導思想。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明日的學校》里說得好:“盧梭一生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有許多是愚蠢的。但是,他認為教育應當建立在人的天賦能力以及研究兒童需要的基礎之上就可以發現人的天性是什么,這是正確的。”[4]到底是資產階級教育思想集大成者,這話說地很有分量。不過,不能否認,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精髓:尊重人的天性,在人類教育史上具有極具標志性的創新價值,預示了資產階級革命教育時代的開端。而這一教育思想,對我國目下教育改革的現實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教育要尊重人的天性,順應人的自然屬性,當然也要警惕另一個極端:借尊重人的自然屬性施行教育而走向極端個人主義,培養出自私妄為沒有合作精神的人,也絕不是盧梭觀點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