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閱讀課堂 提升閱讀效率
作者:江蘇省啟東市寅陽小學 黃 艷
發布時間:2015-10-19 14:37:1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提升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是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內容,必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悅讀課堂,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一、積極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1.課堂閱讀:營造寬松的閱讀環境。
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總喜歡采用講述課文內容—分析文章結構—總結中心思想這樣的教學方式,把知識硬塞給學生,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45分鐘的課堂能夠真正讓學生閱讀和進行親身感悟的時間非常少,所以不少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興趣缺失,閱讀的效率自然也不高。其實教師應該給學生營造一個愉悅的閱讀環境,給學生更多自主閱讀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地走進課文所描繪的世界,體會作者的所思所感。尤其是在深度分析課文內容時,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閱讀,使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小組讀、指名讀等多種方式,讀出自己的真實體會,讀出感覺,讀出樂趣。以《桂林山水》一課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之間競賽讀、同桌之間互讀,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學生只有在寬松愉悅的閱讀環境中,才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問題,用心感悟課文的思想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最終實現“悅讀”。
2.課外閱讀:感受閱讀世界的快樂。
僅僅閱讀語文教材是不夠的,真正廣闊的閱讀天地在語文教材之外。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僅把目光放在語文教材的閱讀上,還應該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書籍。筆者在每周三設置了一節閱讀課,在這節閱讀課上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師生共同閱讀。除此以外,筆者還在班級中設立了班級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看過的書放在里面給其他同學閱讀。每月舉行“我心目中的好書”推薦活動、“優秀讀書筆記”評比活動、“你講故事,我來聽”講故事評比活動等,多樣化的閱讀活動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使閱讀課堂成為了“悅讀”課堂。
二、采用多元化閱讀指導方法
1.教師范讀:讓學生感受閱讀世界的美。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具有鑒賞意義的優秀文章。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聲情并茂的閱讀,配以多媒體課件,可以再現課文中的場景畫面,師生一起進入閱讀文本的世界,認識課文中所描繪的點點滴滴,感受文本的意境,感受閱讀的內涵美。如《船長》是篇感人的文章,寫的是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故事。在教學最后兩段時教師配以應景的輕音樂,用低沉的聲音進行范讀,讓學生感受到船長的偉大。作者把對船長的敬畏之情寫在了字里行間,教師把自己對船長這個人的理解、對文章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示范中。通過教師的示范,進一步感染學生,使學生仿佛就在船長身旁,真實感受到船長大無畏、忠于職守的精神,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喚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鳴,領略到船長的人格美。通過閱讀展現自然美、人格美,激發他們的想象和創新能力,鍛煉他們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構建“悅讀”課堂,提升閱讀效率。
2.學生自主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生是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主體,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尊重學生閱讀的行為習慣和愛好,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權利,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閱讀方式、閱讀內容,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以《夾竹桃》一課為例,在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式,小組互動、自己自由讀、同桌互讀,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解決不懂的生字新詞。在整個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多元化的閱讀點燃了他們快樂閱讀的興趣。筆者巧妙安排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得到了收獲。
小學語文閱讀能力與學生的興趣息息相關,教師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應該在課堂中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教師范讀引領學生走進文本世界,感受閱讀世界的美;通過自主閱讀,成為課堂的主人,構建“悅讀”課堂,提升閱讀效率,讓語文閱讀教學因“悅讀”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