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語語言歌曲演唱的語音問題分析
作者:商洛學院藝術學院音樂系 陜西商洛 王紅梅
發布時間:2015-10-19 15:28:19
【摘 要】本文通過對意大利語語音、演唱意大利語歌曲時語音發音和語音連接等方面的細致研究,為今后意大利語語言歌曲的演唱提供理論依據和準確的拼讀指導,以幫助演唱者更好地發揮出演唱技巧,演唱出更為優美、純正的意大利語歌曲作品。
【關鍵詞】意大利語 語音 連貫 呼吸
意大利語正式形成于公元1200年左右,與法語、羅馬尼亞語、西班牙語同屬印歐語族,主要由拉丁語演變而來,其中少部分來自希臘語、日耳曼語和阿拉伯語。在距今五百年前,世界上第一部音樂詞典在意大利出版,因此,音樂界的術語基本都是以意大利語命名。到了18世紀,美聲唱法在意大利開始流行,并成為了聲樂界歌唱技巧的最高境界。對于中國人來說,準確地拼讀意大利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意大利語的發音較為獨特,并不容易精準掌握。于是,本文著重對意大利語的發音特點、歌唱中元音和輔音的注意事項以及歌唱中語音的連貫性予以分析,希望為今后人們更好地演唱意大利語語言歌曲提供幫助與參考。
意大利語語音的發音特點
意大利語發音時,發音器官肌肉緊張度較大,有元音、輔音之分。除外來詞以外,幾乎所有詞都是以非重讀元音結尾,重音一般都落在每個詞的倒數第二個音節上。元音發音時,唇形變化明顯,而輔音則分為清輔音和濁輔音,發音要求嚴格,不可模棱兩可。而意大利語擁有漢語中所沒有的大舌顫音r,沒有“鼻元音”。因此,每個音發音出來都很平正、明亮、流暢、清晰。元音、輔音分開來看。
首先,元音特點。意大利語中元音必須清楚而不含糊地朗讀,無論重讀或非重讀,一概不許吃音。發音時,氣流要不受阻地從咽喉至口腔自由流出,同時舌頭和嘴唇的位置也有高低、前后、開閉和展圓的變化,發音器官各部位肌肉緊張卻均衡,以較弱的氣流使聲帶振動發出響亮的元音。再看輔音特點。意大利語中的輔音是氣流受到唇、齒、舌、腭等部位的擠壓或阻礙后,沖破發音器官所發出。發音時與元音組合成音節發出不同的聲音。通常被分為清輔音和濁輔音。清輔音發音時聲帶張開,氣流出來時不振動聲帶。濁輔音發音時聲帶靠攏并拉緊,氣流出來時振動聲帶。
意大利語在演唱中的語音問題
1.元音問題
(1)元音純正。初學意大利語一定要牢記意大利語的元音特點,不能以漢字字音去標記,而是用國際音標來標注,特別是e例如sette(七)和 o 例如 sodo(堅硬的)在中國漢字里沒有這兩個元音的。很多人往往把意大利語元音e,誤讀成[i]或[o],讀成前者的,往往是受英語字母的影響,讀成后者的往往是受漢語拼音的影響。對于這些錯誤就一定要牢記國際音標的讀音,不能用英語或漢語的印象來對意大利語。
(2)橫膈膜呼吸法。所謂橫膈膜呼吸就是吸氣時由鼻吸入,經喉嚨、胸腔直達下腹丹田,小腹凸起。呼吸時氣由丹田向上經胸腔喉嚨,由鼻呼出,小腹凹陷,具有攝取大量氧,按摩內臟的效果,通過不斷地練習會變得更加深入。這種呼吸方式加深了呼吸的程度,因此,以此呼吸法演唱的元音不僅發音純正、效果連續,且發音器官也能最大限度地清除緊張感。
(3)咽腔打開???、咽、鼻等腔體作為共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打開程度,尤其是咽腔的打開對于聲樂演唱中的元音音量、音色的形成,聲音的共鳴,傳送的距離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操作時,可以采用半打哈欠往里吸氣的方式,使唇、舌、腭在略有緊張感的情況下,保持柔軟狀態并降低喉頭,提起軟腭,打開咽腔。在這樣通暢的咽腔狀態下,演唱者只需依靠氣息的推動,便可以發出飽滿共鳴的元音。
(4)舌的位置。一首歌的演繹不僅需要條件好的嗓音,正確的舌位也是唱好歌的重要條件,尤其是在高音的表達和音量的控制方面。舌的位置影響著氣息的傳送,進而對元音的形成、音色的變化及共鳴的質量等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發音時,應將舌柔軟地靠近下牙齒根部,放低舌骨,切不可使勁或使舌根后縮,同時保持下巴呈半打哈欠狀態,最為理想。
(5)連貫統一。意大利語的連貫性是指單詞之間,由前句的詞尾音和后句的詞首音相互連接起來的發音法。這種連接關系將各自獨立的詞組融為一體,賦予了意大利語以流暢的樂感,進而增強了歌唱的表現力。例如意大利語歌曲《Coro mio ben 我親愛的》其中如mi⌒al- men、guisce⌒ilcor兩組詞將前句詞尾音和后句的詞首音互相連接起來,從而使作品更加流暢,更具音樂性。
2.輔音問題
(1)分清清輔音與濁輔音。意大利語輔音分為清輔音和濁輔音,區分意大利語中的清輔音和濁輔音是發音上的重要課題,也是中國人學習意大利語語音的較大困難之一。要正確地發好清輔音和濁輔音,關鍵是掌握要領養成習慣,開始學習時就嚴格加以區別。
清輔音發音時聲帶張開,不振動聲帶;濁輔音發音時聲帶靠攏并拉緊,氣流出來是振動聲帶。有六對成對的清輔音濁輔音要注意區分。各組發音部位完全相同,區別僅在聲帶振動與否。清輔音:p t f c(ch) s z 濁輔音:b v d g(gh) s z 清濁輔音發錯了會直接影響到詞義,例如,清輔音passa(腳步)濁輔音basso(男低音);清輔音moto(摩托)濁輔音modo(調式)。這些詞語輔音發音部位完全相同,區別僅在于聲帶振動與否,如發錯會直接影響到詞義。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字母s,它有時發清輔音[s],有時卻發濁輔音[z];字母z有時發清輔音[ts],有時卻發濁輔音[dz]。按照字母位置,有時須發清輔,有時須發濁輔。
清輔音的發音規則,舉s為例:s在詞首,元音之前如sano(健康的) sedia(椅子);—ss—雙輔音如rosso(紅的) tassa(稅);s在另一輔音之后,元音之前如forse(也許) denso(稠密的);s在f,p,t,c,q等清輔音之前,無論在詞首或詞中間都發清音如studio(學習) pistu(跑到);s在尾音都發清音(一般是外來音)如togas(瓦斯) bis(再演一次)。
濁輔音的發音規則,仍舉s為例:s在兩個元音之間如quasi(幾乎) base(基礎);在另一個濁輔音d,v,m,n,l,g之前如svelto(快的) snello(輕捷的)。
(2)雙輔音的發音。雙輔音(consonanti),即由兩個相同輔音組成的復輔音。雙輔音出現得多是意大利語一大特點。它的讀法絕對不同于英語中的雙輔音,如英語village(村莊)、canny(伶俐的)、quarrel(爭吵)等詞中的雙輔音對發音并無影響,讀時仍按一個輔音來讀,只是拼寫形式而已。而意大利語的雙輔音則不同,雙輔音是意大利語語音的又一特點。雙輔音發音方法、發音部位于單輔音完全一樣,但強度大,延續時間長,如:bllo(美麗的) rosso(紅色的)。必須很好地區分單輔音和雙輔音,如下面幾組單詞只有一個輔音之差,但意義完全不同,如:caro(關愛的)—carro(車) moto(摩托)—motto(格言)。意大利語幾乎所有的輔音都可以在元音中間連續出現(除s濁輔音外)。
歌唱中語音的連貫
1.依靠聲連接無氣有聲輔音。充分發揮輔音自身發音時聲帶振動的有利音響條件,有意識地拉長輔音聲響,使之與元音結合,對聲音的延續予以補償,以保障歌聲的流暢完美,吐字的清晰準確。
2.依靠氣連接有氣無聲輔音。在歌唱實踐中,根據輔音帶氣的特點,借助氣息的延伸,縮短元音與輔音之間的連接空隙,并使得牙齒與唇輕柔地呈現半關閉狀態,均勻地控制呼出氣流與元音的結合,使聽者在聽覺上產生聲斷氣不斷的感覺,使歌聲變得圓潤通順。
3.發揮有氣有聲輔音連接的優勢。將輔音本身的氣、聲自然條件與元音結合,保持元音不變的位置與氣息的均衡,以輕巧的舌和雙唇操控動作發音,充分發揮出輔音特性,以達到美化音色,字聲相長的目的。
結 語
綜上所述,在演唱時,若要唱準、唱好意大利語語言歌曲的語音,在元音發音方面,應以口腔打開為重要前提,充分運用橫膈膜的呼吸,同時注意舌頭對于元音的形成、音色的變化及共鳴的質量等的影響。而在輔音發音方面,應注意清、濁輔音之間聲帶振動與否,字母s,z,有時發清有時發濁等方面的細微差別,同時注意雙輔音的發音以及歌唱中聲與氣的銜接等。以上問題與解答,僅是意大利語在演唱時的部分語音問題,而意大利語本身的精準與獨特使得其在演唱中仍有許多發音技巧尚待挖掘。希望本文對于意大利語在演唱中發音問題的研究,可以對演唱者今后意大利語語言歌曲的演唱提供一定的幫助、參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陳言放,詹士華編著.意大利語語音歌唱教程[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
[2]沈萼梅主編.意大利語入門[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3]羅憲君,李賓蓀,徐朗.聲樂曲選集[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12,
[4]陳炎冰編著.意大利語歌曲語音中的若干個問題探析[J].黃河之聲,20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