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等學校科研經費管理也成為社會所關注的重要問題,探討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問題,探索解決途徑成為了當務之急。本文從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政策的變遷和現狀出發,總結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途徑,以使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更加有效,更加符合實際。

[關鍵詞]高校科研經費管理 行政管理 預算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各高校承擔的科研項目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科研項目的完成情況和科研水平直接反映著高校的整體水平。反映了學校師資隊伍的素質和整體的研究能力,是高等院校水平的標志和綜合實力的體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科研項目決定著學校在競爭中的成敗。基于這種情況,各高校對于科研項目的管理倍加重視,如何科學管理科研經費,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成為了高等院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內容。

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政策的變遷和現狀

1.科研經費管理的變遷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研經費管理在多方面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首先,科研經費管理政策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的發展:第一階段,1985年至1994年,在改革開放的催化下,我國嘗試制定相關的科研經費管理政策,但是數量很少,并且此階段的政策都具有著明顯的計劃經濟的痕跡。第二階段,1995年至2005年,這一階段我國的科研經費管理政策發布的數量大大提高,并且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科教興國的要求。第三階段,2006年至今,隨著“自主創新”戰略提出,財政科技撥款大大增加,相當數量的政策相繼出臺,加強科研經費管理與監督的要求日益迫切。

其次,科研經費管理原則也逐漸發生轉向。在我國探索科研經費管理之初,“精打細算、勤儉節約”原則被強化,以最小的投入換來最大的效益是首要的追求。隨著我國科研經費管理政策逐漸建立并健全,“單獨核算、專款專用”“合理配置、合理使用”及“集中資金、突出重點”逐漸成為科研經費管理最為關心的內容。這也表明我國的科研經費管理從以前直接的、強化的計劃管理,逐漸轉變為針對關鍵、重點領域進行的更為科學的宏觀調控,力求在合理的經費使用范圍內最大程度地激發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再次,科研經費管理政策的適用范圍也發生著變化。最初出臺的科研經費管理政策主要是“普遍適用型”,更多傳遞的是一種原則和概念的內容。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科研經費管理政策向著“專一針對型”變化。出臺的政策更多的是針對某一專項經費、基金的管理,為具體的科技發展計劃服務,這種類型的政策更結合實際情況,更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科研經費管理政策從粗放型向著精細型轉變。

2.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現狀及問題

(1)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現狀

近幾年來,高校科研管理的新政策不斷頒布,新要求新規定都使科研經費的管理更加規范。

首先,縱向科研經費的管理越來越完善和嚴格,對于各種情況都作了具體和實際的規定,縱向課題的預算編制、核算、決算都形成了成熟的流程。編制預算有效地指導了項目經費的使用和分配,而具體的會計核算要求也有效規避了科研經費的流失,課題決算保證了科研經費發揮最大的作用,避免科研經費的浪費。

其次,多次組織大規模針對科研經費的審計和自查工作。針對大宗業務、外協費等容易存在問題的業務,重點審計,有效糾正科研經費使用過程中存在的違法違規事項。并通過自查工作,提高科研承擔單位的財務業務水平,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

再次,引入科研經費高校負責人責任制。在以前項目負責人制的基礎上,將責任與高校負責人掛鉤,從而有效改變以往學校認為科研課題責任與學校無關,對科研經費管理放松的情況。使得高校要承擔連帶責任,一個項目出現問題,項目負責人要承擔責任,影響項目負責人之后課題的申請。同時,高校也要承擔責任,也同時影響高校其他課題的申請。從而大大提高高校對科研經費管理的重視程度。

(2)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

首先,預算編制不科學,實際執行與預算嚴重不符。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因素:

預算編制依據不足,造成科研經費的不合理分配。項目負責人在編制預算時主要依據以往的經驗和猜想,預算編制時沒有合理按照相關的事項預計項目的發生額,預算份額分配不合理,預算嚴重失真。造成科研經費使用的過程中實際支出情況與預算指標差異嚴重,使得在后期支出時某些項目支出嚴重超標,某些項目卻沒有發生任何支出,影響結題財務驗收。

預算編制沒有統一的規范,編制方法,指標論證不充分,缺乏必要的預算評審機制。使得很多項目負責人錯誤地認為預算就是為了要錢的預算,而忽略了預算在科研課題之間的合理分配,破壞了預算的完整性。

其次,科研經費日常核算存在隱患,支出隨意。核算中常出現的問題有:

外協費存在隱患。近幾年來,項目審計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集中在外協費上,這主要是在實際核算中存在虛列經濟事項簽訂合法合同將科研經費以外協費的形式轉至課題組成員直接控制或關聯的私營公司,使科研經費脫離學校監管,也存在課題組擅自增加原預算中沒有的協作單位的情況。

測試加工費成為轉移科研經費的手段。部分項目將科研經費以測試加工費的名義轉至無測試加工資質的單位購買物品或提取現金;以測試加工費名義分立子任務,變相轉撥經費。

虛造勞務費名單。虛假編制勞務費名單,從而實現將科研經費套現,造成經費支出脫離學校財務監管。

酒店日常餐費以會議費名義報銷。通過編制虛假會議通知,虛假會議費詳單,將日常餐費披上會議費的外衣,逃避占用特支費,擠占會議費預算。

利用虛假發票套取現金。這是會計核算中最常見的問題,虛假發票主要包含兩種情況,一種是真正的假發票,一種是真發票假業務。

以購買材料等名義辦理購物卡。在保障過程中會出現在一些大型商場購買材料的發票,這種主要是由于某些大型商場在顧客購買購物卡開具發票時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填寫發票內容造成的。這種情況的發生為課題人員行賄和發放福利提供的土壤。

在課題進賬之初就發生了版面費、專利費。在單位自行組織的專項經費自查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在課題進賬之初,就發生了版面費、專利費的情況,發票是合格的發票,但是這種現象是不符合實際的,因為文章和專利應該是在研究進行一段時間才會發表和申請的,這時就需要會計人員的專業判斷了。

結題時大量調賬。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項目組在經費使用時無目標,導致支出與預算差異較大,為了順利結題而發生的。

再次,缺乏完善的橫向科研經費管理制度。由于橫向科研經費現有的國家規章制度和文件中沒有明確的規范要求,即不需要編制預算也不需要課題結題,而橫向課題的委托單位企業、基金會對于經費管理也大多沒有明確的管理要求,由此造成高校和項目負責人產生一種錯誤觀點認為橫向經費是個人爭取來的,在支出時不應該過多要求和干涉,從而使得橫向經費使用情況比較混亂和無序。

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要點

落實法人責任,強化項目負責人責任制。明確項目負責人在科研經費管理中的作用。強化項目負責人對于科研經費使用情況的自覺監督,自行糾正使用中存在的不規范現象。

建立協同管理監督機制。建立學校財務部門、科研管理部門、資產管理部門的協同管理和監督機制。實現對于課題經費使用過程中,從預算制定執行、合同簽訂、資產管理等多方面的全方位的監督管理。

加強會議費管理。針對部分課題負責人通過會議費形式套取科研經費的情況,加強會議費管理。通過對會議費預算、會議通知、會議費花費明細、會議咨詢費等相關資料的審核,確保會議費的真實性。

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在科研經費的使用過程中存在部分課題購買與課題研究內容不相關的設備材料,或者是多次重復購買同種設備材料的現象。該種現象造成科研資源的重復和浪費,應當國有資產的管理,建立詳細有效的出入庫管理手續,提倡相關設備的共享。對于專利權等無形資產加強管理,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間接費用,結存結余管理。現階段高校科研經費許多實行的是結題不結賬,造成很多已經完成驗收的項目結余經費的使用具有了很大的隨意性,應當對結余經費使用進行審核、結算,防止科研經費的流失。

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對策

針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實際問題和現實情況,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應當從以下方面著手:

樹立大局觀念,增強責任意識。在高校中建立課題負責人、學院院長、學校法人的多重監督責任意識。從下至上對科研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承諾和監督,從而自覺地規范經費使用,糾正違規行為。

監督與服務并舉,規范與效率并重。高校的財務、科研、資產管理部門,既是服務部門也是監督部門。既需為課題的研究提供及時的服務也需保證相關管理服務的規范性合規性。

強化預算執行,防止隱性損失。建立從預算制定、預算執行、預算監督的全過程指導監督,保證預算與實際支出,預算執行進度的合理性、正確性,減少由于預算編制不規范,預算經費使用的隨意性造成的隱性損失。

嚴格廉潔自律,恪守財務誠信。財務部門、財務人員在經費使用和核算的過程中,恪守財務誠信,廉潔自律,合法合規完成相關課題經費的核算和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