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學習中感悟,于考察中反思
作者:陜西省府谷縣第四小學 劉 鐘
發布時間:2015-10-14 10:56:5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14年5月12日至24日我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榆林市城區小學校長赴山西省晉中市考察的學習活動,期間在榆次區經緯小學學習一周,在逸夫小學學習一周,同時還參加逸夫連片教研活動,觀摩了晉華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和區教育局組織的校長交流研討會。重點在經緯、逸夫兩所小學聽取了校長的學??傮w工作介紹和分管副校長及科室主任的重點工作匯報,聽課、評課、交流、參加活動、參觀學校。涉及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對榆次區的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別對該地區教育的均衡發展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感觸頗多,啟發很大。一、本次學習的主要收獲
為期兩周的學習我的主要感受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關鍵在政府,重點在學校,核心在課堂。榆次均衡發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弱者變強,強者更強,整體辦學質量都在提高,做到了學校的均衡發展,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學校辦學也不是只盯著考試成績,開展活動也不是只關注有基礎、感興趣的個別學生,不僅重視課堂教學,更重視學生德育工作;不僅重視科學知識教育,更重視藝術教育和體育鍛煉,做到了學科之間的均衡發展。學校工作有思路、有成效;課堂教學有活力,體現以生為本,課堂教學既教知識更教做人;學生群體和個體做到了均衡發展;教師有理念、有作為。榆次區的教育體現了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實現了素質教育,貫徹了教育方針,辦了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對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點想法
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的“學習金字塔”理論指出,學習方法不同,學習效果大相徑庭。以語言學習為例,在初次學習兩個星期后,閱讀能夠記住學習內容的10%,聆聽能夠記住學習內容的20%,看圖能夠記住30%,看影像、展覽、演示、現場觀摩能記住50%,參與討論、發言能夠記住70%,給別人講,親身經歷,動手做能夠記住90%。這一理論表明,采用“聽講”等被動學習的傳統學習方式,學習效率在30%以下,而學習效率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參與學習。其中,又以能夠轉教別人或馬上應用的效果為最好。因此,現在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學習方式是可行的,但不是萬能的。大屏幕的板書及寫字就沒有老師親自板書寫字的效果好。老師生動形象或妙語連珠或幽默風趣的講解引導,同樣能夠喚起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印象深刻。許多學生回憶起自己學生時代的優秀教師時說,書本上那些枯燥的字句到了老師嘴里,就像活了一樣。只有老師的講解,引導到位,學生理解才能深刻透徹。
三、對學校工作的反思
府谷縣第四小學建校不到兩年,我校的辦學條件確實一流,大部分教師是經過考試嚴格考試選拔出來的,工作是敬業的,業務水平也是不錯的。我們也開設了剪紙、繪畫、手工制作、書法(兩個班)舞蹈、健美操、電子琴、豎笛、管樂、聲樂、打擊樂、民歌演出、足球、乒乓球共十四種(15個班)校本活動課程,將全校528名學生全部安排在各校本活動課程班內學習,并且在每周二、四下午活動70分鐘時間,還臨時聘用了五位校外輔導老師。我們還重視美、音、體課的教學,利用節假日開展了小組合作、家長參與的實踐活動,每天早上有20分鐘的經典頌讀,下午有30分鐘的閱讀與寫字課程,安排大課間活動和陽光體育運動時間,重視課間活動,打造課間文化?,F在我們正在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路、做法,特別是利用教學達標活動和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但是和榆次的小學相比,我們的工作還不扎實,不規范,力度不大,效果不明顯。如,課間活動、陽光體育運動,體育課設計組織不到位,課堂教學改革氛圍不濃,仍處在徘徊階段,急需要專家引領,榜樣示范,同伴互助。我們多向縣內外學校學習,爭取在本學期確定課堂教學改革的初步思路,真正把學校的中心工作抓實,抓出成效。
教育是農業,需要精耕細作;教育不是工業,不能一條流水線批量生產;教育需要愛心,貴在堅持。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天四小的教育者在孩子們的心里種下健康向上的種子,將來一定會收獲一片茂密的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