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心”教育 回歸本真——參觀深圳百仕達小學之感
作者:陜西省神木縣第十中學 李向文 尚應平
發布時間:2015-10-13 16:17:3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14年11月中旬,我有幸參觀學習深圳百仕達小學。學校并不大,700多名學生,24個班級,每班人數限制在30~32名,小班化教學;校園也不大,只有一棟樓和一個不算大的塑膠操場,但他們把教育搞得有聲有色,真正回歸到了教育的本真。感觸之一:校園雖小,內涵豐富,特色鮮明。
剛剛踏入百仕達小學的校園,我們有點懷疑是不是走錯了地方,學校這么小有沒有考察學習的價值。通過上海真愛夢想中心同志的引薦,我們結識了熊校長,他給我們簡單介紹了一下學校總體概況,他們學校領導只有兩個,沒有中層,一個是他(校長),一個是一名女副校長楊校長,校長主管教學,副校長主管德育。然后他帶領我們參觀了學校的角角落落,所到之處,讓人不時眼前一亮,走廊上的溫馨提示,過道沿臺上草木叢生,百花競艷。教室里,沒有高大上的廣告裝飾,沒有大而空的口號標語,有的是學生實實在在的作品和創意的手工裝飾,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小學低段年級的創意桌椅和教室后面人性化的書包、水杯擺放處,學生書桌上沒有多余的書,只有課本、練習冊、練習本、學具。部室里,整潔干凈,除了數控一體機外,再沒有什么上乘的設備,只見墻上掛滿學生的展示作品。
感觸之二:校長潛心教育,為人親和,業務嫻熟。
熊校長潛心教育,一心撲在自己的事業上,外界事物干擾少,校園內不接打手機,從不參加應酬宴請,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學校工作和業務研究上。他深入課堂,不時插話、點撥、指導,為課堂教學保駕護航。學校行政例會,校長直接面對教研組長、年級(段)組長、少先輔導員等,沒有中間的二傳手,效率高、工作落實到位,不打折扣。陽光體育時,他和孩子們一起跑步,跑得滿頭大汗,孩子們倒像他的小粉絲一樣,有的帶跑,有的吶喊助威,他真正做到了和孩子們玩在一起、學在一起,和孩子們一起快樂成長。
感觸之三:教師敬業、謙和、有創意;學生自信、陽光、有尊嚴。
百仕達小學的教師很敬業,他們在教室里現場辦公,上語文課時,數學老師會不時在教室里走動,及時地檢查學情,有時俯下身子幫助,有時走上前去,幫助授課教師呈現教具,上數學課時,語文老師也會如此。課堂上老師語言親切、隨和、充滿正能量,孩子們樂于接受。學生上臺展示時,彬彬有禮,思維獨特,很客氣、禮貌,絕不傷害他人。教師們對自己的工作各有創意,各有特色,班級文化的打造,教學環節設計,各有各的精彩。上下課時學生都得排隊,上廁所也不例外,很有序,很規整,沒有追逐打斗、沒有粗話臟話,沒有隨手亂丟;見到來客、老師微笑致意,學生揮手問好,沒有圍觀,沒有議論,沒有指指點點。陽光體育時間,師生歡呼雀躍,生龍活虎;自習期間鴉雀無聲,這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和諧統一。
感觸之四:課程有特色,活動課程化。
百仕達小學對課程進行了大膽的整合,如語文課拋開教科書,教科書內容只占很小比例,學校自主開發的基于閱讀能力培養的課程,低年級基于繪本,中高年級進階到兒童文學、科普、人物傳記等。特別值得一提是語文中思維導圖教學,數學英語的分層走班教學、英語的口語交際教學、美育的形體教學、綜合實踐課的方案研究新教學、中西餐禮儀教學、德育模塊教育、值周申報競爭值周制,將義務變為競爭,有意提高值周門檻,提高值周質量;特色班級申報制,特色小明星申報制,形成了班與班競爭,人與人競爭的良好競爭機制,極大地調動了班主任、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感觸之五:圖書館設計獨具匠心。
百仕達小學的圖書館是由臺灣的設計師以“愛麗絲漫游奇遇記”為靈感而設計的。孩子們進入圖書館仿佛進入了童話世界,整個圖書館吊頂的設計,書架的設計、座椅的設計、電腦的擺放都獨具匠心,人性化的靠墊、坐墊、枕墊、沙發,將圖書館打造成讀書、休息的地方,孩子們可躺著看書、坐著看書、趴著看書、千姿百態。孩子們進入圖書館,會主動脫下鞋子,輕輕地拿起想看的書籍,或坐、或躺、或爬,整個室內很安靜,即使針掉到地上也能聽得出。
深圳百仕達小學辦學理念超前,特色鮮明,辦學成效顯著,他們真正做到入“心”教育,將它做真做實,使教育回歸到了本位。我們也去過昌樂二中、杜郎口中學、永威中學、安徽銅都中學等其他學校,他們能把教育搞得紅紅火火,如火如荼,各有特色,各有亮點,讓人頓時體悟到“成功的教育各有各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