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讀而優則寫,寫而優因讀”,閱讀與寫作不分家,是英語教學的一個有機整體。在英語閱讀中要求的是領悟及理解能力,而寫作要求是運用及表達能力,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尤其對于英語教學而言,讀與寫是英語教學的兩大支柱。因此,為了能夠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中較輕松,應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同時這也是小學英語課堂的要求,更是當前英語教育的目標。一、實施有意義練習

一方面,可在課前實施機械練習,要求學生抄寫所學過的單詞或句型,背誦相關的英語課文。因此,在每一節課前,教師可要求學生將所學習的單詞及詞組來造句。如:學習完“put on”詞組后,讓學生用“put on”來造句。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加深該詞組的記憶,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組詞造句的能力。在學完一個單元后,同樣可要求學生對該單元的詞組或句型組成句子,或寫一篇小短文,進而起到起到同步鞏固的效果。

另一方面,小學生的思維較活躍,且好動、好玩,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將單詞中的個別字母換成圖形,這樣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加上愛涂愛畫是小學生的天性,可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通過在畫畫中掌握基本單詞,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認讀,進而提高學習效果。如:學習兔子的單詞rabbit時,兔子有兩個耳朵,并且比較喜歡吃胡蘿卜,單詞中“bb”就如同兔子的兩個豎起來的耳朵,然后將“it”變為兩個紅蘿卜。通過這種形象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勾勒出該單詞,加深該單詞的記憶。又如: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單詞,聯合已經學過的簡單句子、名詞或其他詞等,將其寫下來,并附上畫圖,然后將優秀的作品全部收集起來,裝訂成冊,可取名為“picture book”。

二、課前五分鐘舞臺

俗話說“好的開始已是成功的一半”,對于英語教學而言,也不例外。尤其課前五分鐘的活動安排較為重要,對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若合理應用這短短的五分鐘,能夠幫助學生擺脫下課的混亂狀態,并且集中精力,進入到上課狀態;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膽量,活躍思維,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上節課學習完“問句:What+be 動詞+this(that···)?答句:This(that…)+ be 動詞+…”的句型后,可采取“開火車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口頭采用該句型造三個簡單的句子。其他學生認真聽,若有錯誤的地方讓學生互相糾正。通過這種簡單的造句,能夠讓各種層次的學生都能掌握該句型。因為每一位學生都起來發表自己的意見,一方面讓平時膽小的學生,鍛煉膽量;另一方面,讓基礎薄弱的學生能夠在聽說中加強句型的記憶、理解,進而為寫作打下基礎。

教師也可利用課前五分鐘,讓學生輪流到講臺教同學自己所學新詞、新句、諺語、天氣預報、新聞播報等。如:有的學生對天氣預報所涉及到的單詞“sunny、cloudy、rain、snow”進行了分享等。使學生輪流不僅鍛煉了臺上學生的膽量,提高了語言表達的能力,同時也幫助臺下的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課外英語知識。

三、加強寫作訓練

寫作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教學的重點及難點。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由易到難,讓學生先抄寫,然后仿寫,最后自由寫。首先,抄寫。如學習牛津英語三年級“What are you doing”課文后,可讓學生根據根據課本中所提供的句型進行抄寫,同時并根據表格中的關鍵詞組合成句,編成類似原文的句子,通過抄寫可加強記憶。其次,仿寫。教師可要求學生以“給小伙伴打電話”為寫作主題,在作文中可仿照文章中的句子結構,問自己的小伙伴在干什么,并將對話記錄下來。不僅鍛煉口語能力,而且還能夠提高寫作能力。最后,自由寫。可要求學生通過郵件的方法來詢問對方在干什么,可借鑒原文中的寫作手法,自己創作一篇文章,如給自己的父母、好朋友或教師寫一封郵件,對其加以拓展。可邀請他們參加活動、旅游或看電影等。通過自由創造,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寫作能力。只要循序漸進加以訓練,就可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英語教學作為基礎學科,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小學生在開始學習中可能較困難。尤其是在閱讀寫作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個性特點,根據學情,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及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