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事農村教育二十多年,深知板書設計的重要性。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技能,更是一門教學藝術,在語文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激發興趣,啟發思維,豐富想象,強化記憶,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板書設計千姿百態,如何才能發揮板書設計的有效性呢?一、目標明確,內容精要,重點突出

板書設計是教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的高度概括。它能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地展示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板書不能“多”書,而要“精”書。從教材內容出發,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那些最能體現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的內容高度濃縮,求其恰到好處,畫龍點睛。小學語文教材中多名家名篇,內容好,膾炙人口,可以講的東西自然很多。然而,我們教學是一個目標性和針對性很強的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必須受到教學目標要求及教學對象、教學時間的制約,不能隨意伸張或面面俱到,要抓住教材的重要內容、關鍵問題,選擇性講解。板書作為口頭講解的書面標志,自然就更要求“精”了。這是板書的主要原則,也是最基本的特點。正確而精要的板書,能夠使學生更有效、更直接地把握課文的重點、難點,提高學習效率。

二、理清脈絡,把握文章中心

一篇好文章,不僅能在思想內容方面給我們以啟發,而且在表達形式方面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因此,在板書設計上,不僅要引導學生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還要注意呈現作者的表達方法,使學生受益匪淺。如我講《白楊》一課時,課文表面上是寫白楊,實際上是借白楊來贊美具有白楊精神的人——無私奉獻,不怕困難,頑強的邊疆工作者們。我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然后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白楊樹,并相繼填上白楊的三個特點和邊疆建設者的心愿,并激勵學生“看誰畫得最好、填得最正確”。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讓人一看就明白作者的表達意圖是借物喻人。板書簡潔,不但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且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思路,也了解到了文章的寫作特點,明白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學生學得愉悅,教師教得輕松。

三、書寫規范,端正示范,學生適當參與板書

教師板書要寫正楷字,要求筆畫工整,筆順正確,結構勻稱,美觀娟秀,對學生的書寫起到示范作用。同時,漂亮的板書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記得自己上師范的第一堂書法課時,講書法的老師在黑板上流利地寫下了自己的姓名,那三個粉筆字結構寬博,筆力遒勁,頓時吸引了我。我和鄰座幾位愛字的同學不約而同地交換了眼色,那是在贊嘆:啊!寫得多棒!他就是教我們書法的老師啊!在我們眼里,這幾個字仿佛無形中為教師增添了一種美感。從這以后,我們的模本不僅只是手頭一本字帖,而是經常把目光對準黑板看老師的板書。可見字寫得美觀大方,在學生中能產生巨大的影響。此外,教師板書時身子要左側,不能擋住學生的視線,讓學生(特別是低年段的小學生)看清楚這個字是怎樣一筆一畫寫的,它的筆順是怎樣的,字的結構是怎樣的,然后端端正正地寫下來。教師在黑板上不慎寫錯的字或者故意寫錯的字,要用板擦擦去,不要用手抹,以利于培養學生愛整潔的好習慣。端正嚴謹的書寫是一位教師自身素質的體現,學生耳濡目染,也有利于引導和訓練他們良好的書寫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度。當然,在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上講臺來,在黑板上板書,這樣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具有激勵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學生的板書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查漏補缺。可以想見,當學生看到自己參與“創作”的“藝術品”出現在黑板上時,心情會是何等的激動。把自主和合作交給學生,教師和學生一起完成板書,這樣的語文課堂會變得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