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農村小學 英語學困生學習方法的探索
作者:江蘇省海門市余東小學 曹春花
發布時間:2015-10-12 16:52:5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新課改實施后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越來越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差異性。由于受傳統教育因素的影響,有很多小學英語學困生因學習方法問題,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難,學習成績平平。尤其是英語教學薄弱的農村小學英語學困生,他們的學習方法問題更加突出。因此如何優化農村小學英語學困生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研究和解決的課題。一、多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
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很多教師還是采取自己講授為主,學生機械地聽、機械地記這樣的方法,本來學困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就比較弱,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更覺得學習英語是件困難的事情,因而產生厭學、恐學的情緒,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循環。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動力,優化學困生學習方法,首先要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這一特性,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建立學困生檔案,采取針對性優化方法
現實中,很多教師都是以一種方法去教學,有的教師利用放學時間對學困生進行整體輔導,這些看似有用,其實效率不高。因為造成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對英語提不起興趣,有的是因為單詞記憶能力差,有的是因為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弱,有的是因為自身個性原因不敢說等。優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教師應該根據每個學困生的不同情況建立學困生個人檔案,并采取針對性的優化,例如面對單詞記憶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興趣教學記憶法、音形義結合方法等等引導學生如何巧記單詞。面對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可以采用加強朗讀訓練、背誦訓練、創設英語表達環境、增強學生寫作訓練的方法提高學困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面對膽小、不敢讀、不敢“說”的學生,可以采用創設英語表達環境、趣味表達學習等方法讓學生想說、敢說、會說。這樣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幫助學困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查漏補缺,遠比原來沒有針對性整體輔導方法要好得多。
三、以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困生學習能力
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針對性優化的同時,教師還要特別關注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培養,這也是義務教育英語新課標中的要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之間的交流、互助,不僅有利于增加學生之間的情感,有利于學困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英語運用能力也會得到有效提高。教師在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時,可以根據班上學生的情況,每個小組安排一些英語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和一些學困生進行組合,目的在于學困生在學習能力好的學生帶領下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小學英語四年級4下《our school subjects》這個單元的重點是會讀句型: 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以及l like……因此筆者安排了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對話交流。筆者在巡視時,聽到這樣的對話:“李紅,你這個句子讀得不對,應該是這樣讀。你跟著我讀。”“張麗,謝謝你,你看我這樣讀對嗎?”“你讀得很好,現在我來問,你來答。”……在這充滿熱烈對話氣氛的合作交流過程中,學困生有了學習的欲望,并且在學習能力好的學生幫助下進行有效的對話交流,小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農村小學英語學困生的形成與教學環境有關,與家庭教育有關,與社會環境有關,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尊重和關愛這些學困生,多幫助他們。在了解他們的基礎上,通過激發學習興趣、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等方法幫助他們進行學習方法最優化,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學習英語的樂趣,消除厭學、恐學的心理,掌握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學習的成績和英語運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