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細節成就情趣——小學語文課堂中細節激活情趣的實踐與思考
作者:江蘇省啟東市和合小學 茅賽男
發布時間:2015-10-09 10:29:2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學語文情趣化教學是一種將認知與情感進行統一和整合的教學模式,在讓語文課堂蕩漾著情趣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轉變教育觀念,更要從方式方法以及技巧等方面進行細細地揣摩,把握好局部的細節,以成就語文課堂整體的優化。本文結合筆者在情趣化教學中細節把握方面的實踐與思考,談一些淺顯心得以饗讀者。
一、 溝通生活——用細節充盈朝氣
將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引入語文課堂教學,是對情趣點的一種有效挖掘,也是貼合學生實際的具體體現,能夠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調動起他們在生活中相對應的情感經驗,讓情趣化的語文課堂充盈著朝氣,變得鮮明而又生動。在生活化的情趣課堂中,教師要注意與時代元素進行緊密的結合,特別是教材中的某些內容與當下的熱點事件有著內在聯系時,教師必須能夠及時抓住,拉近學生與生活的時空距離感,讓學生產生發自內心的親切感受。
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航天飛機》一課時,課文運用對話的形式介紹了航天飛機的神奇本領,其中蘊含的航天科技內容也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和好奇。在引領學生初步地了解了航天飛機的外形及用途之余,教師抓住我國現代科技發展在航天事業上的新發展,激發學生作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引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太空的濃厚興趣。如教師通過播放王亞平錄制的關于“神舟十號”的太空簡介視頻片斷,在視頻中王亞平通過地面互動中心與大家進行了視頻交流,提出了若干宇宙問題。這樣切中學生情趣點的挖掘讓學生興致盎然,點亮了學生的好奇和夢想,學生的課堂學習氣氛被充分點燃,整個課堂充盈著朝氣。
二、 展現差異——用細節匯聚靈氣
學生的思維會在文本學習的疑難處得到激活,并且通過多樣化、個性化的思考,展現了學生差異性的個體思維結果,繼而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的思維發生碰撞和交融,情趣化語文課堂教學的靈氣便在這樣的場景下得以匯聚,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語文學習思維的提升。在“激疑”的環節上,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從學生感興趣、容易關注的地方著手,讓學生的疑問自然而然地生發出來,而避免那種生硬地文本分析,使得原本靈氣匯聚的關鍵環節變成了乏味而又沉悶。
學生總是會被第一眼的印象所吸引,疑點也就從此而展開。如教材中一些課文的標題就充滿了疑點,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譬如《學會查“無字詞典”》中的“無字詞典”,《蘋果里的“五角星”》中的“五角星”以及《“番茄太陽”》等,扣住文題展開思考,從一開始就盤活了學生的思維。再如教材中的那些色彩明快且充滿童趣的插圖,也是匯聚課堂靈氣、喚起學生共鳴的情趣點。
三、 強化體驗——用細節鼓舞生氣
生機勃勃的課堂必然是洋溢著學生積極情感的課堂。教師要準確把握文本中情感濃烈之處,通過這些情感的生發點,去觸動學生內心的情感世界,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使得學生達到感同身受的理想境界。在對“情感點”進行放大處理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十分有限,必須要以恰當的方式進行引導和激發,才能促進學生在貼合他們的觸摸方式中真切體驗,才能有效地撥動他們的情弦,鼓動起情趣課堂的勃勃生氣。
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水上飛機》一課時,本課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小海鷗與一條奇怪的“大船”之間的對話,形象地介紹了水上飛機的廣泛用途,顯得情趣盎然。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別扮演文中的兩個角色,感受和理解小海鷗的好奇求知和水上飛機的樂于助人,并且在這種角色體驗中進一步揣摩不同角色的動作和語言,體會水上飛機的獨特作用,感受到水上飛機的神奇本領和巨大作用。教師還可以通過頭飾等手段加強學生在扮演中的角色定位,增強課堂的情趣化,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角色體驗中,激發學生對于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鼓舞起情趣課堂上的勃勃生氣。
扣住語文課堂情趣教學中的細節,不但可以讓教學中的情趣化物質環境以及活動場景更加充實豐滿,也使得情境的創設更加貼合學生語文學習實際,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和學習動機,促進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情趣和趣味,幫助學生在愉悅、寬松的課堂學習中得到認知水平和情感因素的全面提升,締造出學生語文學習生命成長的一方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