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此癡迷為 哪 般——記禮泉縣教研室數學教研員吳健老師
作者:咸陽市禮泉縣教研室 李 鵬
發布時間:2015-10-08 16:56:0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吳健,中國數學奧林匹克教練、陜西省咸陽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咸陽市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咸陽市十大杰出人物、政協委員,世界數學錦標賽、“希望杯”全國數學競賽特邀命題專家,《課程導報》等多家報刊雜志專家組成員,陜西省禮泉縣教研室職員。
在禮泉縣教育界,提起吳健老師,無人不知曉。小時候,吳健老師一直有個夢想,就是長大后當一名數學教師或數學研究員。
上世紀80年代初,在禮泉北部山區數學教師極缺的情況下,他毅然奔赴條件最差的相虎中學任教,踏上了三尺講臺。他深知,要給學生倒一杯水,自己需有一桶水。為了充實自己,僅用三年時間就自學完了大學的數學分析、高等代數、高等幾何、微分方程等百余本教材。除了白天上課外,晚上還要備課,研究教法。為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還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頭頂九嵕山上那一輪旭日,腳踏五鳳山下那一抹如霞的夕陽,走村入戶巡回給學生義務輔導補課,使多名學生考進了理想的高中、大學。
吳老師利用業余時間搞數學研究條件非常艱苦,雖然發表的許多學術論文有報酬,但稿費卻微不足道,3元、5元、7元的稿費仍然解決不了他的燃眉之急。他從不抽煙、不喝酒,用省吃儉用節約的錢,買些稿紙、郵票等,沒有錢買學習資料就去借或去新華書店以買書為名搜集一些資料供自己研究用。有一次,他在西安四醫大看完病后去某書店以買書為名采集數學研究資料,由于胃病發作,不小心吐在一堆書上,被圖書管理員發現,圖書管理員及書店領導被這個體弱多病的青年搞數學研究如此癡迷的精神所感動,不但免去被他吐臟的一大堆書的損失,還送給他一些相關的數學研究資料等,給了他很大的支持。
1999年7月下鄉回家,他不顧室內39℃的高溫,一人坐在室內開始了數學研究,突然感到身體不適,連吐帶瀉,渾身發抖,無法站起,被妻子發現送進醫院,經查中暑并嚴重胃病。他所業余輔導的學生及家長袁倉庫、郭兵等知道他住院的消息后,都不約而同地來到醫院看望,并再三囑咐他一定要注意身體。他住院治病,心卻仍然在數學教學研究上,入院時,還要求妻子把他正在研究的數學資料拿到醫院,妻子見他身體狀況,執意不拿數學資料,性格溫和從不發脾氣的他當著其他病友的面給妻子發了一次脾氣。妻子知道他這個人,在數學研究上,再大的困難,他都能克服。誰也攔不住他,后來在他多次催促之下妻子才給他拿來了數學資料。在病床上他為了研究數學,多次沒有按時吃藥打針,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治療。醫生、護士知道他情況后批評他多次,他都不能很好接受批評,此事住院部領導知道后感到很吃驚,沒想到這個病人工作之余利用空閑時間研究數學,而現在住院治病還這樣癡迷,住院部領導親切地對他說:“你要積極地配合醫生治療,身體才能早日康復,身體康復后你繼續搞數學研究也不遲。”經過住院部領導多次開導,講道理,做工作,他的思想慢慢地有了轉變,他心里想著醫醫院領導、醫生、護士等這么多人關心我的病情,我不配合他們治療,怎能對得起他們的一片真情呢?后來由于他思想重視,同醫生緊密配合,按時打針吃藥,病情很快好轉,出院時,院領導、醫生再三叮嚀,你一定要愛惜自己的身體,按時吃藥打針,定時定量吃飯,注意休息,特別注意堅決不能晚上開夜車,待身體徹底康復后再搞你的數學研究。
吳老師把自己的教學方法、經驗和解題技巧等總結出來,發表在報刊上,供全國的數學研究人員和數學教師共同學習和研討。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把所有能利用的空閑時間都用在了數學研究上。常常為了一個數學問題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滿腦子都是數學問題。曾多少次,一個個疑難問題把他從夢中驚醒,半夜起來又繼續研究,直到問題解決為止。他對數學研究癡迷的程度令人難以想象,時常出現不該發生的事情:給孩子做飯,時常把洗菜水當凈水倒進鍋里;吃飯時,把鋼筆或鉛筆當筷子放進口里,有時候為了完成一篇數學論文的寫作,把愛人交給他去幼兒園接孩子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在他的日程表上從來沒有上下班和節假日,二十年如一日,為數學研究而獻身,為數學教育而奉獻。在多年胃病折磨的艱苦條件下,每天仍利用業余時間研究數學到深夜,深夜常常伴隨著孤單的他,瘦骨嶙峋的身子也常常是子夜的影子……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多年風風雨雨辛勤勞作、日日夜夜廢寢忘食的刻苦研究,他終于在《中學生數學》、《中學生數理化》、《中學數學教學參考》、《數理天地》、《香港現代教學論壇》、《中國教育》、《數理化解題研究》、《數學大世界》等國內外100余種專業雜志發表數學科研、教研、學研論文2000余篇,奧數講座300余場,為國家各類數學競賽編擬賽題600余道,編寫著作多部,多篇科研論文及成果編入各類教材,也被《課程導報》等多家報刊聘請為專家組成員,審編稿件千余篇,多次參加全國大型數學研討會,獲全國理科考試與命題改革學術研討會、中國教育學會全國數學教研年會、陜西省初等數學研討會等國家、省以上科研論文成果獎200余項,指導的學生在全國各類數學競賽中獲獎千余人次。又被中國數學會等科研和政府部門評為中國數學奧林匹克教練,陜西省咸陽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咸陽市“三五”人才(市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等,榮獲數學奧林匹克教育優秀園丁、全國奧數優秀教練、咸陽市十大杰出人物(首屆十大杰出新聞人物獎)、市青年突擊手等諸多殊榮,被聘為世界數學錦標賽、全國“希望杯”數學邀請賽等競賽特邀命題人等,同時還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數學研究發展中心會員、《世界人物出版社》、《新課程》等60余家雜志社及學術組織的特邀顧問、編委、理事、欄目主持、會員等。
為了能更好地發揮吳老師的數學專業特長以及照顧他的身體,2009年,黨組織將吳老師調整到禮泉縣教研室工作,在這里,工作上得到領導的關心和同志們的幫助,對他來說更是如魚得水,多家雜志社有的請他寫講座,有的約他寫稿,近幾年諸多國內外知名報刊約他在名師講壇等欄目發稿數百篇。他唯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將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編成書,貢獻給老師和同學們,為下一代留下寶貴的數學財富。近兩年,他將發表的有關分類討論思想滲透到初中數學教材七至九年級各個章節的專業論文通過篩選整理,編成《學習導航——解題中的分類討論思想》一書,年內順利出版。這本凝結著吳老師半輩子辛勞和汗水的專著,知識點密集,實用性強,覆蓋了七至九年級數學的相關重要內容和學生同步學習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以及中考中的熱點問題,學生用它可開思維之竅,入解題之門,教師用它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藝術。一經出版發行,便受到全市廣大師生的好評,也得到省教科所、市縣教育局、教研室有關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
“一個人能夠把自己的知識奉獻給社會和國家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吳老師把數學研究作為自己奮斗終生的事業,研究數學時體驗到快樂,取得豐碩成果及學研論文能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并應用于教學實踐時,他更幸福。 他愿把最新的知識和最新的數學研究成果奉獻給所有的老師、學生和數學愛好者,為黨、社會和國家以及神圣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應有的貢獻。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從我做起,無怨無悔,這就是他的夢想,這就是吳老師的人生快樂和幸福,這就是一個甘愿奉獻追求精神的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