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搗蛋’別人,結果不知不覺間卻在自己身上留下了污跡。這樣做值嗎?”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北郊曉莊村創辦了曉莊學校并出任校長。當時三年級二班有一個名叫賀小波的孩子,經常制造一些惡作劇戲弄班上的同學。班主任進行了多次教育,還對其進行了體罰,但沒有什么效果。這天該生又將一條蚯蚓放在一個女同學的鉛筆盒里,把女同學嚇得“哇哇”大哭。班主任氣憤不過,把他直接交給校長陶行知處理。

陶行知從班主任那里了解了該生的情況后,沒有馬上批評他,而是語氣很溫和地問:“賀小波同學,跟老師說句實話,你是不是覺得搞這樣的惡作劇很好玩呀?”賀小波開始滿以為校長也會像班主任那樣來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沒想到校長的語氣像自己的媽媽一樣溫和,就點了點頭說:“是的。”陶行知說:“好,那我們今天也來玩個搗蛋的游戲。請跟我來。”

陶行知把賀小波帶到學校食堂的后院,后院有一棵高大的泡桐樹,搬來一架長梯搭在泡桐樹干上,然后將自己的黑色外套脫下來,爬到梯子上,掛在了高高的樹枝上。隨后,陶行知提來一桶粉刷墻壁的白石灰水,對賀小波說:“你就站在樹下,用刷子蘸著石灰水,使勁向上面的衣服上甩,看看最后會是什么結果。”賀小波覺得這個游戲很好玩,他拿刷子蘸著石灰水使勁向頭頂的衣服甩去。可是衣服掛得較高,他人小力弱只是開始的兩次能甩幾滴上去,后來就一滴也甩不上去了。

待他累得停在那兒喘氣時,陶行知問:“你現在覺得怎么樣?”賀小波說:“累死我了,但我很開心,因為我甩了幾滴到衣服上面去了。”陶行知看到賀小波沒有明白他的用意,于是便讓他去辦公室照照鏡子。賀小波在一面大鏡子前看到自己滿身都是白的,頭發上、臉上也都是白石灰水,就不好意思地笑了。陶行知這才語重心長地說:“你看,樹上的衣服并沒有變得特別臟,而你自己卻變得臟兮兮的。這就是‘搗蛋’的后果。你想‘搗蛋’別人,結果不知不覺間卻在自己身上留下了污跡。這樣做值嗎?”

賀小波想了想,終于明白了校長的良苦用心,他使勁搖搖頭說:“不值。”

陶行知微笑著說:“那你以后還會搞惡作劇戲弄同學嗎?”賀小波說:“放心吧老師,我再也不會了。”

從那以后,賀小波變了,變得懂事明理了,能與同學友好相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