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一路行 聆聽花開聲——踐行生本課堂所見、所悟、所感
作者:西安市高新第一小學 張寧
發布時間:2015-09-24 15:50:4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清晨,走進高新一小的校園,薄薄的晨霧,如輕紗籠罩著校園,橘色的教學樓,隱沒在淡淡的晨霧中,整個校園的黎明是那么溫馨而美麗。晨霧中一個全新而有活力的新校園即將揭開面紗展現自己別樣的魅力與風采。
高新一小的風采最美在課堂上,也讓人陶醉在課堂上。“老師,我來讀!”“老師,我來!我來!”“我們小組來給大家匯報交流!”課堂上,充滿著生機,洋溢著快樂的學習氣氛。這就是“生本課堂”帶給我們的驚喜,它就是一座知識寶殿,同學們在里面縱情賞玩;它是一座充滿智慧的花圃,同學們在里面自由采擷;它更是一座精神的伊甸園,任你揚起思維的風帆。這些自信陽光的聲音猶如一曲動人的旋律飄蕩在一小校園上空。
千呼萬喚始出來——初探
“以生本激揚生命,讓教育充滿陽光”,是我們從廣外附小觀摩生本課堂后感觸最深的一句話,示范課上學生的妙語連珠、侃侃而談燃起了每個人心中教育改革的希望,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施才善誘化愚塞呀!我們終于找到了夢寐以求的理想課堂,但向往羨慕的同時,卻又讓大家有些望塵莫及。我們的學生年齡還小,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嗎?這樣的課堂老師能駕馭好嗎?課堂放下去怎么收呢?等等問題接踵而來,“生本”似乎神秘了點、遙遠了點,有些無從下手。
無力下手也罷,困難重重也罷,但決心沒有動搖,在一次一次的討論后,大家達成共識:以學生為本,實現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自主的互動交流,這樣的課堂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須先從培養學生能力開始。
忽如一夜春風來——踐行
第一步:小組建設首當其沖。
對于小組建設的第一步就是分組,那么,究竟怎么個分法呢?可以先對各個學生進行具體而綜合的一個觀察了解,也就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等進行摸底,觀察一段時間后,結合其他科任老師的意見、學生間的評價、家長的反饋等等對學生進行初步的定位。然后把學生分類,主要有兩大分類方向:一是成績,把學生歸類為好、中、差三種;二是性格,把學生歸類為活潑、一般、文靜三類,于是就在這幾類中進行均衡的搭配,確定小組。培訓小組長,強化小組建設,生本踐行,蓄勢待發。
第二步:前置作業精益求精。
前置性學習在生本課堂中起著直接的引領作用,對學生課堂上的自主學習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因此設計好前置性作業是生本課堂高效的前提。我們上課前先把前置作業(包括學習內容,課文重點、難點,拓展延伸)展示給學生,前置作業的設計本著目的明確,趣味性強,切入點低,好上手,還應注意開放性和多元性。這樣能保證學生在明確教學目標的情況下,能夠有針對性地預習新知,既節約了學生在課外毫無目的的預習新知的時間,又便于找出疑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這也充分突出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把學生被動地去學,轉化為學生主動地去學。課堂上,作好充分準備的同學們可以大膽展示和交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了自信。
第三步:小組交流有的放矢。
課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展示。主要是小組成員相互交流自己前置性學習的結果以及對延伸話題的討論結果、質疑。合作要求:1.有順序、有步驟地交流;2.認真傾聽,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補充;3.整合組內的多種方法進行交流,達成共識并提煉組內討論精華,嘗試在組內進行匯報,為班級展示匯報做準備,小組合作旨在生生互動,互幫共長。
小組合作交流的重中之重就是學習習慣的培養:1.學會發言。 2.學會傾聽。 3.學會質疑、反駁。4.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5.學生會用兩種不同的聲音說話。即組內聲音,15cm以內能聽到的聲音,稱為圖書館聲音,保證組內成員聽清;再就是全班都能聽到的聲音(全班聲音)。6.機會均等和機會限制。要求人人參與,對發言多的進行次數限制,以便他人也有表達的機會,實現全員參與。
萬紫千紅總是春——收獲
一年多的探索與實踐,我們從生疏的蹣跚學步到現在游刃有余,甚至嘗試創新,回憶這一路走來,酸甜苦辣各種滋味。已經記不得為了上好生本課大家加了多少個班、熬了多少個夜,厚厚的筆記與草稿放在手邊,它時刻提醒著大家:還有太多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去學,久而久之,變化一天一天在身邊,瞧,每一位學生舉止落落大方;看,每一位學生神情自信滿滿;聽,每一位學生表達流暢自然……課堂上每一組的精彩展示,每一問的思維碰撞,每一次的個性表達,都是“生本”課堂帶給我們的驚喜與感動。我們先后嘗試了課內閱讀課、課外共讀書目、作文課等不同課型的生本課堂的探索,我們這些為人師者,為了每個孩子的成長而學,為了每個孩子的明天而學,為我們共同的教育理想而學,累并快樂著!
而今邁步從頭越——超越
雖然目前生本之花已然開遍校園,但我們這些護花使者還要在辛勤的澆灌和悉心的呵護下讓這朵嬌艷的花開得越發楚楚動人。在長期的摸索實踐中,我們發現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例如課堂討論環節中的問題,討論過程中,中差等生被優等生牽著鼻子走,參與意識差,不能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問題情境設計的問題,為了生本而生本,不能講求實效。感覺模式是用上了,但是課堂仍像是老師提前設計好的,用來表演,不是真實的課堂,這樣的課肯定不是我們追求的;學生自學成果的展示問題,很多時候教師看到了積極回答問題學生的風采,講得有條理也明白,但是這樣的學生還不能占大多數,反饋的這個環節還不能做得很好。對于差一點的學生沒有及時進行的幫助,生幫生還不能每節課堂都落實的很好;教學任務與生本模式的沖突問題,老師對學生不能做到充分相信。在進行生本教育時,仍是放不開,不能充分相信學生,引導學生順著自己的思路去做,期待按預期計劃完成教學……
如果說生本教育理念是遠方的航燈,那么多姿多彩的生本課堂的踐行就是載著學生駛向遠方的小船;如果說生本教育理念是姹紫嫣紅的春天,那多姿多彩的生本課堂的踐行就是滋潤萬物、喚醒生命的小雨點;如果說生本教育理念是一曲雄渾激蕩的交響曲,那多姿多彩的生本課堂的踐行就是一首蕩滌心靈的鋼琴曲,讓我們攜手同行,一路踏歌,一路聆聽花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