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內涵發展之路,創特色教育品牌——銅川市耀州區柳公權中學發展紀實
作者:劉 舒 白亞超
發布時間:2015-09-24 15:47:3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故里有一顆璀璨奪目的教育明珠——柳公權初級中學。她創建于1978年,是銅川市耀州區一所規模大、聲譽高的初級中學。在她走過的38個春秋,緣何她能夠在教育界享譽盛名獨占鰲頭?緣何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關鍵是柳公權人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己任,堅持“教育第一、服務第一、質量第一、人才第一”的教育理念,勵精圖治,共筑夢想,創造了諸多的教育教學輝煌成就。學校先后榮獲“陜西省文明校園”、銅川市“素質教育先進學?!薄ⅰ皩嶒灲虒W先進單位”、“管理規范化學校”、“標準化管理學?!焙汀巴ピ壕G化先進單位”以及耀州區素質教育“316工程”優秀學校、精細化管理示范學校、中考質量優秀學校等。被授予或被命名為陜西省基礎教育工程實驗學校、西北課改名校共同體理事學校、陜西省“十二五”教科研基地、首批中小學教師培訓實訓基地、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實踐活動“示范教育基地”等多項稱號。真正實現了“質量立校,教研強校,文化興校,特色名?!钡霓k學目標,成為銅川市“有品位、有內涵、有特色”的教學單位。
38年來,柳公權中學經過幾代教育仁人志士的傳承接力,奮力拼搏,已成為銅川市教學設施現代化,教師隊伍專業化,管理服務科學化,質量特色一體化的知名學校。
學校經歷了教育改革的風雨歷程?!捌站拧薄ⅰ捌諏崱?、“316工程”和“雙高雙普”,歷經滄海桑田,校園面貌巨變。學?,F占地40畝,建筑面積11262平方米,擁有一座60個教室的教學大樓;行政辦公樓、學生宿舍和師生食堂一應俱全;運動操場為300米塑膠跑道。學校現有教職工198人,3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500余人。學校圖書室、閱覽室、舞蹈室、音樂室、體育室、理化生實驗室、書法教室、地理教室、計算機教室、科技教室、勞技教室、電子備課室、德育展室、團隊活動室等教育教學功能部室齊全;校園電視臺、教室部室教育教學設施和現代化教育設備齊全,教師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學校綠化、美化和凈化三到位,為師生的共同發展、成長創造了最佳空間和環境支撐。
內涵是學校發展之真諦。學校走內涵發展之路,做引領,抓隊伍,塑名師——學校把優化教師隊伍作為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校發展的關鍵,以教師的健康成長和專業發展為己任,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為目標,制訂了《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和《五年教師培養計劃》;堅持專業引領。指導教師制訂個人發展規劃和個人培養計劃,并積極實施。做教師專業發展的引領者,創新培訓新路。采取集中培訓、校本培訓和自我培訓整體推進政策,專項培養優勢互補,老中青結合,實施“青藍工程”;強化教師綜合素養提升。依照《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全方位、多層次進行專業提升,尤其是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發揮“名師”效應。樹立“骨干”形象,培養“青年”新秀,同伴互助成長,優化、壯大了師資力量,教學名師層出不窮。在任職教師中,特級教師2人、省級教學能手2人、省級青年新秀6人、市級師德先進教師3人、區級教學能手8人、區級名師6人;在區、市、省“高效課堂”等活動中榜上有名,成為學校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師資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作為大學區學區長學校,帶動、輻射學區學校,促進了區域學校師資隊伍的專業提升和隊伍發展,推動了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和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特色是學校生存之根本。學校始終堅持“實施精細高效管理,創建特色品牌學?!鞭k學思想,一手抓教學質量提升,一手抓學校特色發展。情智共生,特色發展。調思路,抓特色,促發展。確定校園文化核心理念,用先進的校園文化統領學校發展和引領校園特色,制訂了《耀州區柳公權中學關于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實施方案》,以地域優勢發展特色教育,突出書法家柳公權文化人,布置了柳公權展室;組織師生開展、參加各級各類經典誦讀和規范漢字書寫等活動,開啟陜西省“書法名家進校園”活動。文化興校,書香校園,翰墨書法,成為學校的一大亮點。師生獲獎種類全、檔次高、數量多。學校被授予銅川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并獲得陜西省硬筆書法培訓示范校、陜西省柳范書畫書法教學培訓示范校、“特色教學優秀單位”、 “特長生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和國家級藝術教育成果優秀集體獎。真是書香飄溢校園,經典浸潤人生,翰墨吐艷丹青溢彩,彰顯了特色辦學迎八方學子之功效。
創新是學校前行之動力。柳公權人不滿足現狀,積極開拓進取,探索改革。創新質量管理模式。以教學管理為中心,教學和教研兩輪驅動,以教助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長,并做了積極探索和努力創新,舞好了兩個龍頭。堅持實行處室、年級 “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管理模式,全方位、多層次落實學校辦學理念——精彩三年,奠基一生:在德育方面,“初一:習慣教育;初二:責任教育;初三:理想教育”;在教學方面,“初一:學方法,打基礎;初二:固根基,防分化;初三:分層次,創佳績”,形成模式,成效顯著。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立足制度改革創新。修訂和建立各種教學、教研規章制度達10項,包括《教育教學質量獎勵辦法》、《教職工請假制度》、《教師績效工資考核辦法》、《年度考核實施方案》和《教師評優樹模制度》等,為學校發展創造了制度優勢和打好了堅實的管理基礎。實行課堂教學改革。深度改革,提升課堂品位。堅持推行課題研究成果——“目標教學”下的“高效課堂”模式和高效課堂評價標準,取得了初步成效,涌現出了課堂教學改革能手和新手,引領課堂教學改革。實現校本課程改革。做好地方、校本課程的開發開設。開設書法教育課——《柳公權玄秘塔教程》;校本課程《書法》、《經典名著導讀》、《秀剪飛花》、《讓愛的陽光灑滿校園》、《耀瓷文化》和《陳式太極拳36式普及架》校本課程豐富多彩,有聲有色,收到了多彩課程受四方贊譽之效果。啟動“大學區”機制。2014年耀州區開展“大學區管理制”改革,學校是大學區學區長學校,根據耀州區教體局《銅川市耀州區關于在全區開展“大學區管理制”改革的實施方案(試行)》,結合大學區內各學校實際,制定了實施方案、成立組織機構和組織召開了大學區聯席會并制定了2015年工作規劃,率先成功的舉辦了大學區“高效課堂”同課異構示范觀摩課展示活動,影響極大,效果顯著。成立了柳公權中學大學區“名師工作室”和啟動了“青藍工程”,大學區工作初見成效。通過一系列綜合改革創新,教師能力提升,專業發展;學生品德形成,素質提升。在校園文化引領和教育教學創新驅動下,學校形成了良性循環和步入發展快車道。
鳳凰涅槃揚帆起,振翅高飛正當時。在新的征程上,柳公權人看到了成績,更審視不足;既珍惜榮譽,更面對挑戰。在新的起點上,柳公權人規劃出更高的“一年打基礎,兩年樹形象,三年創品牌”奮斗目標。柳公權人定會懷揣夢想,牢記使命,履行責任,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實際行動當好教育綜合改革的排頭兵,在今后工作中不斷創造新業績,為逐步實現“主打+特色”均衡發展的良好態勢,儲備豐富內涵和巨大能量,為實現學??缭绞桨l展和區域教育振興貢獻力量——讓每一朵花蕾都綻放,讓每一個齒輪都轉動,讓每一片綠葉都閃光,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奠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