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楊希)為服務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對中醫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中醫人才培養體系,創新中醫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中醫人才培養質量,1月20日教育部印發《中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定在我國設置中醫專業學位。

據悉,中醫專業學位分為博士、碩士兩級,含中西醫結合及民族醫。中醫博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Doctor of Chinese Medicine”,縮寫為“DCM”;中醫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縮寫為“MCM”。其中,中醫博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為培養熱愛中醫藥事業,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掌握堅實寬廣的中醫基礎理論、系統深入的專科知識和臨床技能,具有較強的傳承創新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結合臨床開展研究并做出創造性的成果,能夠獨立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而中醫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是培養熱愛中醫藥事業,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系統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同時掌握必要的現代醫療技術,具有較強的傳承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臨床研究能力,能夠獨立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方案》要求,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或導師組負責制,教學方式采用課程講授、專題講座、案例研討、社會實踐、跟師學習、專業訓練和科研實踐等多種形式,考核方式分為學位課程考試、臨床能力考核和論文答辯三部分,考核通過者將由國家批準的中醫博士或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授予中醫博士或碩士專業學位。

《方案》指出,博士學位論文應緊密結合臨床實際,對臨床工作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創新性。碩士學位論文應反映研究生運用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是研究報告、臨證經驗總結、專業文獻研究、醫案醫話解析等。學位論文答辯成員中須有中醫臨床一線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