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育的高職院校兼課輔導員群體建設
作者: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電信工程系 陜西渭南 劉江平
發布時間:2015-06-02 14:53:09
【摘 要】智育是社會文明進步必不可少的條件,是生產力和科技發展的催化劑,高職院校一直把智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智育工作關系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品牌競爭力。高職生的智育工作,離不開兼課輔導員群體的建設。高職院校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提高兼課輔導員的科學文化水平,完善專兼職互補的智育工作群體網絡,建立師生共建的智育工作群體平臺,推動兼課輔導員群體的職業化、專家化建設。
【關鍵詞】兼課輔導員 智育 職業化 專家化
目前高職院校輔導員多數都是兼課的,這就是兼課輔導員群體,他們在高職院校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4號)第十條規定:“專職輔導員……,并可承擔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等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巨大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迎來了新的契機,近年來蓬勃發展,招生規模和數量創歷史新高,輔導員群體成為補充教學人員緊缺的有效力量,兼課輔導員繼續發揚吃苦奉獻、拼搏爭先的精神,體現為人師表的風范,做到政治強、業務精,永葆生氣與活力,高職生的智育離不開廣大兼課輔導員的付出和奉獻。
高職生智育的基本情況
就自身而言,到高職院校上學的學生,一般都是高考沒有考好或者高中時成績偏差的學生,多數高職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欠缺,學習目標模糊,學習動力不足,遲到曠課時有發生。就家長而言,多數高職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社會階層不高,對子女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就學校而言,雖然對高職生寄予期望,但是高職生總體質量偏低,這讓學校在一定程度上愛莫能助。就社會而言,由于人力資源富足,大眾觀念依然聚焦在高學歷、高學位和名校上,而對高職生認同度不高,這些外因更加加重了高職生的消極狀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和信息技術的擴散,知識經濟的浪潮已經席卷而來,高職生面對如何用中國先進文化武裝自己的問題,高職生的智育工作既迎來了機遇又面臨挑戰,做好高職生的智育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高職院校智育工作的內容和意義
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講道:“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朱光潛在《談美感教育》中指出:“智育叫人研究學問,求知識,尋真理”。高職生是高職院校智育工作的重點,智育工作群體的建設是關鍵。要接地氣,用科學的方法、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走近學生,貼近學生,從而作用于學生,解決“怎樣培養高職生、培養什么樣的高職生”的問題。引導高職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智育觀,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社會培養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智育是社會文明進步必不可少的條件,是生產力和科技發展的催化劑,是促進高職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培養高職生的智慧水平,使其智力潛力得到充分發展,同時智育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關系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品牌競爭力。
目前高職院校兼課輔導員群體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教學一重一輕。一個人的腦子,容量總是有限的,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線,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負有指導學生、關心學生的職責”。從現實情況來看,兼課輔導員對高職生的日常管理比較重視,如在思想、生活等方面力度較大,但未協調好管理和教學的關系,輕視了在教學中對高職生進行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平時事務性工作較多,疲于奔命,忽視了教學的作用,智育工作效果欠佳。
2.對兼課輔導員重視不夠。《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但是在實際中處境很尷尬,兼課輔導員在高職院校中地位、收入比較低,國家給予輔導員的許多政策待遇由于種種原因許多并未得到落實,上班時間長、工作強度和壓力大,被稱為“保姆”、“勤雜工”等。這種待遇影響到了兼課輔導員智育工作的熱情。
3.兼課輔導員人手不足,群體不夠穩定。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專職輔導員與學生的比例總體上為1∶200,而由于高職院校擴招和輔導員配備不足的影響,輔導員和學生的比例達不到這個要求。部分輔導員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兼課,所以兼課輔導員和學生的比例更是達不到要求了。還有,兼課輔導員群體本身流動性較大,如轉行和辭職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智育工作的質量。
兼課輔導員群體建設的對策分析
1.提高兼課輔導員的科學文化水平,營造互動的智育工作環境。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曾說過:“所謂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說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兼課輔導員工作在智育工作的第一線,承擔著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責任。通過課堂將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有目的地改變學生消極的、落后的思想觀念,使其建立正確的學習觀。根據中共教育部黨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規劃(2013-2017年)》,鼓勵和支持輔導員攻讀博士學位,要求到2017年專職輔導員隊伍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比例由目前的40%增長到60%,具有博士學位比例有明顯提高。目前兼課輔導員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有專科、本科、研究生,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文化程度不同對學生的教育熏陶顯然會不一樣的,這就要求兼課輔導員繼續進修充電,優化師資隊伍,以適應時代發展和工作的需要。在講課中,結合實際組織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傳授給學生,并授之以漁,形成互動的智育工作環境。
2.完善專兼職互補的智育工作群體網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代課教師,有兼課和專任之分,都對高職生智育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兼課輔導員帶課較少,管理事務較多,這一少一多對深入學生群體進行個別輔導形成了一定的難度。而專任教師恰好相反,帶課較多,管理事務較少,有深入學生進行輔導的便利條件,所以,二者要配合好,形成合力,構建專兼互補的智育工作群體網絡。
3.建立師生共建的智育工作群體平臺。哲學上講,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在校園里,智育工作要全面發揮作用需要三個互動:教師與教師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以及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三者缺一不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牽牛要牽牛鼻子,兼課輔導員要重點抓好若干學習標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點帶面,通過他們的凝聚力和示范作用帶動全班乃至全院的學習熱潮,搭建起師生共建的智育工作群體平臺。
4.提高兼課輔導員精神待遇,為其開展智育工作創造良好的思想條件。“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整天勞累,身心疲憊”,這個說法是對兼課輔導員日常工作的寫照。各部門要切實落實中央有關輔導員制度的文件精神,關心、支持兼課輔導員工作。各高職院校都是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標準,把德才兼備、潛心教書育人、樂于奉獻、熱愛大學生思政教育事業的人員選聘到兼課輔導員群體中來的,要認識到兼課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看到其工作的繁重性,尊重兼課輔導員,以調動其智育工作的積極性。
5.一切從實際出發,加強兼課輔導員群體建設。鑒于兼課輔導員群體的特殊性,必須建立起一個專門體系,對他們進行日常管理。一是校內培訓,包括常規培訓和專題培訓。常規培訓是,對兼課輔導員進行政策法規、職業道德、教育學、心理學等的培訓,幫助他們理解教學規律,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專題培訓是邀請專家以各學科課堂教學為主題的培訓,專業性更高,互動性更強。要逐步構建起形式多樣、內容完善、科學合理的培訓體系,在培訓規模、培訓質量、培訓基礎能力建設和兼課輔導員整體素質上下工夫,為提高兼課輔導員群體服務、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和高職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奠定基礎。二是外出學習,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通過與兄弟院校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高兼課輔導員的業務水平。同時可以去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駐軍部隊、城市社區、農村鄉鎮、工礦企業、社會服務機構等,了解國情、民情、社情,增強對國家、人民、社會的感性認識,提高授課的現實性和感染力。
6.推動兼課輔導員群體的職業化、專家化建設。依據《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鼓勵和支持輔導員長期從事該項工作,向職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高職院校要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樹立兼課輔導員職業化、專家化的理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踏踏實實地做好高職生的智育工作。兼課輔導員工作在智育最前線,對高職生智育工作的成敗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兼課輔導員群體的職業化、專家化建設,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新時期高職生智育工作的特點決定的。按照職業化和專家化的標準來推動智育工作,有利于兼課輔導員群體的穩定性,有利于兼課輔導員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兼課輔導員總結經驗、升華理論。高職院校兼課輔導員的職業化、專家化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籌備和規劃:一是兼課輔導員要有職業化、專家化的學科背景和技能。目前有教育部和省級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滿足兼課輔導員接受高層次培訓的需要。高職院校要實事求是,看到兼課輔導員智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樹立兼課輔導員職業化、專家化的思想。二是設立兼課輔導員專項基金,并鼓勵科研。要有專門的資金用于對兼課輔導員訓練設施的投入,并鼓勵他們結合教學工作實踐開展科學研究,鼓勵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形成一批具有決策價值和推廣意義的研究成果,并予以獎勵。三是推動兼課輔導員課程和教材建設。積極吸收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組織編寫教材,制作教案和課件,逐步建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兼課輔導員課程體系和培訓教材。四是兼課輔導員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吃苦奉獻,拼搏爭先,提高智育服務水平。五是獎優罰劣,實行考核淘汰制。為了提高智育工作的質量,要定期對兼課輔導員進行量化考核,有進有出,對考核優秀的要予以獎勵,對考核合格的要繼續留任,對考核不合格的要淘汰出局。
小結
在高職院校,輔導員兼課現象較為普遍。我們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突破輔導員兼課的困境,解決好兼課輔導員的自身發展問題,對于促進高職生的智育發展,維護兼課輔導員群體的穩定和職業化、專家化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小紅.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林紅.論懷特海的智育思想[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
[3]李正赤.論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化和職業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