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教師專能提升途徑探究——基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經驗
作者:延安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延安 劉 力
發布時間:2015-06-02 14:45:15
【摘 要】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需要一批教學專業能力過硬的教學團隊,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教師做法值得借鑒。文章從項目化教學、教學設計、學生引導、教師的自主學習與創新四個方面闡述了南洋理工學院的具體實施情況,并結合國內高職教師教學的具體現狀,提出高職教師在這四個方面進行改進的具體建議。【關鍵詞】NYP 項目化教學 教學設計 學生引導 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9.21 文獻標識碼:A
2013年4月份,作為高職院校的一名教學管理人員,筆者有幸參加了由陜西省教育廳組織的第六批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NYP)“骨干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培訓班,在18天的培訓里,從南洋理工學院專業教學到人力開發經驗、從教與學的有效途徑到南洋理工學院的質量框架,從教學設計到學生心智培育與管理,這些內容不管是從形式還是內涵上給培訓學員以很大的沖擊。特別是在教師專能提升方面,南洋理工學院做法很值得學習。
項目化教學
國內的高職院校為適應學生的認知規律,大力倡導項目化教學。因此,各種案例、項目化教學的教材也應運而生,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教師備課的難度,但隨之也帶來一個問題:不管哪個年級、哪種學制的學生都用相同的幾個案例,沒有思維和難度上的變化,這勢必造成學生接受程度不一,教學知識與實際生產所需知識的脫節,最終導致學生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
在南洋理工學院則是另外一種景象:每個學期,南洋理工學院會把專業教師分成兩組,一組專門在學校上理論課,而另一組則主要與企業聯系,進行科研開發。首先,教師不斷自我提升,與企業合作項目,同時學生也參與其中,每做完一個項目,就會積累一個案例,這個案例會記錄到學院的經驗積累與分享數據庫(AES)中,所有的教師都可共同分享,日積月累,AES數據庫中的案例越來越多,教師教學素材越來越豐富,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選擇合適的案例。學生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會體會到專業知識的有用性,從而激發更大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是“教學工廠”[1]的實施,為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了一個身臨其境、施展才華的機會和場所。從這兩點出發,國內高職院校的專職教師應該有所觸動,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有所提升。
1.教師深入企業一線,承接企業實體項目,增加橫向課題申報,做到學校與企業“教、學、研”的實質性合作。萬事開頭難,哪怕從最簡單的項目做起,學院領導、一線教師共同努力,實施真正的與企業實際生產相聯系的項目化教學,更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讓學生參與其中,在使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更教會他們如何使用所學的知識,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2.開發具有前沿性的模擬項目。對于一些專業課,在一些真實項目里無法獨立實現,為了使教學更加形象直觀,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先進的模擬軟件,開發新穎的項目,盡量與科技前沿知識相靠攏。
3.打造“教學工廠”的教學氛圍。國內一些專業無法達到像NYP這樣發達的教學實訓條件,但至少應該樹立起“教學工廠”的理念,不斷向這個方向發展,因為只有真實的生產場所才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最佳場所。
4.建立項目資源庫。在這點上,NYP的AES數據庫很值得借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使用的一些典型的、易于讓學生理解和接受的、具有代表性的項目積累下來,作為同類專業教師的公共教學素材。在做項目的過程中,不單單是學習了項目所承載的知識,也可以熟悉做類似項目的基本思路和流程。
教學設計
每一堂課,教師都應精心設計。在南洋理工學院,陳翼平教師以加涅的教學九步法[2]詳細展示了教學設計的四要素[3],這為高職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例如,在《工程力學》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流程是考勤、復習、新課導入、知識點講解、總結互動、布置作業這幾步,流程上沒有任何問題,但實際情況是力學知識學生不易接受,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以加涅的教學九步法為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設計四要素,在每一教學步驟中,教師都以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傳輸知識,不強求學生一定要做到什么,而是采用疏導教學法,教學效果一定會有所改觀的。在教學設計方面,高職教師應從以下兩個方面提升。
1.針對不同課程,有選擇地實踐加涅九步教學法或者其中的某幾個步驟,變化思路,嘗試新穎的教學過程,以人為本,從學生角度出發,提升教學質量。
2.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考慮教學知識與學生的學習、學生以后的就業崗位之間的聯系,在注意力、相關性等四個因素上下工夫,不求所講解知識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但求知識的實用性、針對性,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學生引導
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首先要做好學情分析工作。現在,職業院校的學生基本上都是90后,接近NYP陳翼平教師所介紹的“Y世代”[4]的人群。在南洋理工學院,所有的導師(也就是班主任)均為任課教師,這樣,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堂外,對學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更有利于與學生溝通。個別在學習或思想上出現問題的學生,將會成為班主任教師“coach”的對象。“coach”是一種引導方法,不同于心理咨詢或者顧問,它是針對正常人進行的一種輔導,讓這個覺得茫然的人自己在引導師慢慢地引導中,從迷霧中走出,撥開烏云,自己找到真正的需求和目標。引導師在引導過程中幫助當事者提高自我了解,增強信心,增強行動力。引導師不給當事人答案,而是用正面積極的問題幫助當事人尋找到答案。師生這樣深入地進行交流,可以解決學生深層次的問題。通過陳老師的解釋,可以幫助教師對于現在高職學生一些比較另類的言行舉止進行深入的理解。所以,在高職學生培養中,教師應依照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讓他們在學校內的收獲最大化又不失個性發展,對于個別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或心理干預,這樣才能達到培養目標。
目前在延安職業技術學院,普遍的學生管理均由專職輔導員擔任,管理學生的生活、學習、心理等方方面面,雖然很全面。但由于輔導員不為學生授課,不能完全掌握學生在課堂上一些細節上的表現,這樣對學生的學習很少能夠深入了解,忽視了學生的“主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認識比較片面。因此,筆者認為,南洋理工學院對學生的管理非常值得借鑒。
1.轉變輔導員隊伍組成結構,由學生的主要專業課任課教師兼任輔導員。在2011、2012年度,機電工程系曾經嘗試過這種方法,實踐證明,專任教師擔任班主任不論在日常管理還是課堂管理、實訓實習各個方面都做得更加專業到位。
2.轉變管理方法,變一味地“管”為“導”,將更適合當代大學生的行為和心理發展。大學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有自己比較系統的思維,在某些問題上,只要教師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與學生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在思想上進行疏導,比明令禁止、嚴守死防的管理更加有效。而對學生的疏導,不僅僅是輔導員的工作,專任教師也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除了教給學生專業知識,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更加重要。
3.針對學生的一些引導方法用在一些教師身上也是可以的。近年來,高職院校蓬勃發展,教師人數不斷增加,可最近兩年由于生源不斷下降,專職教師的課時越來越少,待遇相應下降。因此,個別教師對教學的熱情不再那么高漲,上課備課不充分,對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愿意嘗試,課余時間不再鉆研業務問題,價值觀發生微妙的變化,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如何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陳老師提出的coach方法值得一試。通過領導和教師之間、教師和教師之間深入的引導過程,使教師能夠認識到自身的責任,思想上引起重視,同時學院或系部采取一定的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讓教師在有一定的壓力的同時擁有成就感,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每位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的自主學習及創新
教師是學院教學的主體,沒有好的教師,不可能教出高質量的學生,這一點大家早就認識到了。對于高職教師,要求不僅要有較高的師德水準和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熟練的操作技能;要求教師的配備按專業設置和課程結構進行,加大專業課,尤其是專業技能訓練課教師的比例;要求教師及時掌握教育、專業方面的新信息和產業技術進步的新內容[5]。但現實情況是,各高職院校在招聘教師時“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成為硬性的限制條件,只能招聘的應屆畢業的研究生,基本上沒有工作經驗,實踐能力差。另一方面,科技發展非常迅速,而教齡長的教師一直在工作崗位上任教,不參加進修,在高校所學到的知識必然會停滯不前。因此,要使教師素質滿足高職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是需要進行很大轉變的。
在南洋理工學院,所有的專職教師平均每年都有25天以上的進修和培訓時間,其中15%以上的教師派出去接受新技術培訓。南洋理工學院在招聘教師時,不限制教師是否為研究生,在學歷條件上沒有很嚴格的規定,但要求教師實踐能力一定要強,必須要有在大型或重要企業三至五年的工作經驗。在進入南洋理工學院后,視其具體的工作資歷與經驗,再進行崗位分配和相應的培訓。根據南洋理工學院的成功經驗,國內高職教師的學習和創新應從以下幾方面有所改變。
1.轉變招聘標準。高職院校的教師更應注重實踐經驗,在一些實踐經驗要求嚴格的專業應取消研究生學歷限制,讓更多的技術能手充實專業教師隊伍,這更符合高職教育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2.加大培訓力度。像南洋理工學院教師的外出培訓時間在國內大多數教師身上都不能達到,但只要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思想上不斷要求進步,進行自主學習,我想我們教師的素質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3.增強教師的創新意識。創新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作為高職教師,不但要創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更要創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案例,為枯燥的知識增添活力,使學生收獲最大化。
南洋理工學院的一些寶貴的經驗和理念雖然不一定完全適合國內的高職院校,但根據實際情況可以作一些選擇性的借鑒,不應該讓這些經驗只停留在報告中,應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借鑒性地學習,促進教師職能提升,促進高職教育教學發展。
注釋:
[1]教學工廠,就是在學校的教學環境中營造實際的企業環境,通過企業項目和研發項目(“項目教學”即學生自入學起,便參與由教師指導的科研項目,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項目中,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實踐,并在實踐中加以創新。是一種以學院為本位的學校教學、企業實習與企業項目的有機結合。
[2]加涅教學九步法:引起注意、激發相關的記憶、告知學習目標、呈現學習內容、提供引導、引發強化練習、提供反饋、估計學習成果、舉一反三。
[3]教學設計的四大因素:注意力、相關性、自信心、滿足感。
[4]“Y世代”人群,是美國建國以來出生的第13代青年(1961-1981年期間出生)為“Y”一代。“Y”一代對父輩的人生意義從懷疑到諷刺,不再相信世界上還有什么值得“尋找”的意義。
[5]崔建華.高職教師隊伍建設現狀思考[J].濱州職業學院家紡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