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工科專業為主體的高職院校,男生居多數。高職男生已經成為高職英語教育的“弱勢群體”,但這卻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為加強和提高高職男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本文分析了工科高職男生英語學習困難的內外因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男生 英語學習 成因 對策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飛速發展,高職教育也雨后春筍般地蓬勃壯大起來。高職教育生源較復雜,不僅有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普通高中畢業生,還有初中畢業學制五年的高職生及其他藝術類學校轉入的學生等。學生整體素質偏低,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心理素質等差別較大。特別是以工科專業為主體的高職院校,男生居多數,由于男生自身的原因和外在學校教育師資條件等因素,高職男生英語學習多半表現得比較困難。

高職男生英語學習困難的內因

1.性別差異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作為教育實施者的教師,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既要注重自身教書育人素質技能的提高,又要重視對教育對象的研究,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對如何因材施教做到心中有數。教師要重視男女生在學習上的差別,特別是這種差別對學習英語的影響,從而有效地利用這種差別達到促進男生英語學習的目的。“由于男生在語言能力上先天不足和記憶能力方面的欠缺,使得他們在英語學習面前畏首畏尾、不知所措,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也很容易遭受更多的挫敗感。”(謝國巖,2012) 在小學甚至初中英語入門階段教師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對大多數天生對語言不敏感的男生來說,英語入門就是個很難跨越的鴻溝——很多男生學英語非常吃力,甚至開始掉隊。承認男女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確實存在不容忽視的客觀差異,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作進一步研究。

2.心理因素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經歷了初中、高中至少六年應試教育的磨煉,高職生在開始高職學習生活時心理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首先,一部分學習較好的學生在有更多自由時間的大學里表現出茫然不知所措的放松心理。其次,部分學生在中學時英語就比較吃力,但迫于升學壓力又不敢放棄,當完全脫離中學那種被迫學習的環境后,在短暫的放松之后便是深深的恐懼和自卑心理。最后,部分學生初中英語學習根本就沒入門,多次深受考試失敗的打擊,對學習英語失去興趣并產生排斥心理。高職男生從中學進入大學后很容易產生這些消極的心理變化,而且這些心理變化是動態的,隨時可能相互轉化,如果任其發展,最終都會成為英語學習的心理障礙。

3.生理、思維、興趣因素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男生由于獨特的生理發育期而在初始接受語言方面遠遠落后于女生。一般女生發育較早,小學初中階段是語言習得入門的關鍵時期,也是女生發育的黃金期,而男生的真正發育期始于初中后期。男女生思維方式的差異也對英語學習造成影響。男生擅長抽象思維,女生擅長形象思維;男生擅長聚焦式思維,女生擅長發散式思維;而且,男性的思維變化(話題轉化)的速度慢于女生。男生擅長推理、富有空間想象力的思維習慣使他們很難接受并習慣以機械記憶為主的英語初始階段的學習。男生的興趣多放在動態變化的事物上,對于以靜態見長的語言學習自然興趣不是很濃厚。再者英語學習缺乏交際背景,也無法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客觀教育環境的因素

雖然“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但我們不能忽視學生受教育過程中,外因發揮作用的重要性。畢竟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學校、教師、教材及教學方式和考試和評價方式等因素對學生的學習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

1.學校的影響

由于擴招,高職院校生源質量明顯下降,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入校時,英語水平在及格線以下。在英語教學設備方面,高職學校普遍存在語音設備簡陋、落后、資源缺乏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和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個別院校只注重學生職業化、技能化的培養,忽視對學生基礎文化素質方面的查缺補漏——對基礎文化課邊緣化而隨意減少其學時和開設學期。在這樣的環境和教育理念下,本來英語基礎比較差的高職生,其英語學習的質量難以得到任何保障。特別是以男生居多數的工科院校,針對高職男生英語學習本來就“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狀況,英語教學迫切需要得到重視和從宏觀管理上得以改善和提高。

2.教師的影響

教師是教育構成中最核心、最活躍的要素,對學生成長及學校教育質量高低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雖然完成課堂教學工作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也是成為合格教師的基礎,但據馬力的《高職教師壓力從何而來》一文中,“52.63%的教師認為課務超標,自己疲于應付。”由于師生比例嚴重失調,英語教學在高職屬于公共課教學,面對教師少,學生多的現狀,教師很難給學生的語言學習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協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材料、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咨詢和指導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成果并提供有效的反饋;再加上學生由于基礎差而產生很強的惰性,學生很難形成良好的自主性學習習慣。教師自身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我的素質技能,更沒有時間去搞科研,因而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難免得不到及時地更新和改進。

3.教材的影響

作為教學的根本依據和基本材料的現用高職英語教材,其編寫多半是在本科英語層次上降低一些難度而已,內容脫離實際的現象比較嚴重,有些內容陳舊、枯燥、缺乏演繹功能,不能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多半重視語言能力的提升,很少注重實際學生語言水平和需求,嚴重與現實生活脫節,導致學生覺得興趣索然。

4.教學方式的影響

我國英語教學中長期存在一種弊病,那就是“重知識、重傳授、重應試”而“輕能力、輕文化、輕交際、輕應用”,從而“啞巴英語”、“應試英語”的現象比較普遍。高職階段,大多學校依然沿用中學的教學模式,大多數學校英語課實行的是封閉式教學,缺乏英語語言環境,以教師講,學生聽和記為主,只注重學生“聽”和“讀”能力,忽視學生 “說”、“寫”、“譯”能力的培養。

5.考試和評價方式的影響

現階段,大多高職院校的英語考試還是按照中學的模式:以書面形式為主,注重語言知識點的考查,沒能對學生英語水平在“聽、說、讀、寫、譯”多個層面進行全面考查,因而其結果并不能說明學生的真實英語水平。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只能依據課堂的表現、作業等靜態因素。考試制度也亟待完善,考試方法落后,不能全面衡量學生真正的語言學習水平。

解決問題的對策

根據《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學生實際英語水平和需求,高職英語教學應該:幫助高職生喚醒英語學習意識、激發英語學習興趣、增強英語基礎知識、提升英語學習能力,使其在英語學習中學會學習、學會應用、學會遷移,從而培養英語應用能力。具體到解決高職男生英語學習的困難,可從如下方面著手。

1.實行分層次教育

從實事求是的原則出發,本著因材施教的態度,我們應該對高職生實行分層次教育的宏觀管理模式。分層次教育是按照學生入校時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綜合考查學生的英語水平,把學生分成不同的教學層次班級,從而實施有所差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這樣可以使優秀的學生更突出,并得到相應的培養;一般的學生在學習策略、方法上有所改進;較差的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師的幫助下能改掉英語學習方面的不良習慣。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會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得到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從而大大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并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

2.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

對于優秀學生,要注意特長培養。在教學上可適當增加講授內容,在教材的基礎上補充更為詳盡的英語背景知識、擴大知識面,在聽、說、讀、寫、譯訓練上嚴格要求,使學生“吃得飽”和“吃得好”。對于一般層次的學生,首先把重點放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自信心上,適當補充一些教學輔助材料,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由失望變為感興趣,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對于基礎很差的學生,要放低起點,普及英語基礎知識,比如從音標單詞入門,與學生分享感興趣的英語語言文化中風俗習慣、節日禮儀、趣味故事等內容以吸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引導他們掌握英語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重視非智力因素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動機、需要、興趣、情感、意志這些非智力因素也發揮著巨大的調節和促進作用。現在高職生多半學習動機弱、缺乏學習興趣、意志薄弱和自制力差?!癉eci 和Ryan認為,當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被激發時,就會產生內在的動機。當教學環境提供了一個富有挑戰性、刺激性和自主性的氛圍時,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華惠芳,1998:45)我們要盡量創設開放的教學體系,不斷補充新的教材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供視聽合一的輸入語言模式,使英語學習既充滿樂趣又富有挑戰。同時,教師要調整對學生的態度,不是關注一個學生有多聰明,而是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聰明之處及如何聰明。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優化提問策略,利用暗示、引導等方式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每一個教師應該以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在傳統語言教學中多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接受,而要培養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自主能力,就必須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結合。在教學實踐中,要想促進學生語言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英語教師必須擔當起語言學習的激發者、促進者、合作者、指導顧問等角色。張珂珂在《高職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成因及對策》一文中,詳述了培養高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

5.改進考試和評價方式

英語學習從來都是靠平時點滴積累的,現行高職英語考試僅憑一張答卷來判斷一個人英語水平的方式是不科學的。試卷只能考查出學生對既定的英語語言知識點的掌握,不能考查學生真實的英語“聽、說、讀、寫、譯”多方面能力。應結合平時課堂表現、作業、參加英語課外活動,如英語角、演講比賽等方面。將以學生的英語成績來判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終結性評價與動態的、對學生學習過程所進行的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提高評價的效度。

高職男生普遍基礎文化課差,英語學習缺乏語言環境,他們對英語學習多半是充滿焦慮、挫敗感、沮喪、自卑、恐懼、倦怠、厭學、排斥直至冷漠和放棄等一系列情感。“應試教育”的弊端在很多高職男生身上暴露無遺——形成消極的學習態度,工科高職男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確實存在不少困難。教育者既要客觀地認識這些困難,又要勇于采取一些措施來克服這些困難并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更有意義。

參考文獻:

[1]謝國巖.有效把握性別差異,促進男生英語學習[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9).

[2]馬力.高職教師職業壓力從何而來[J].教育與職業,2011:42-43.

[3]華惠芳.試論英語學習動機與策略研究[J].外語界,1998(3).

[4]張珂珂.高職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現狀、成因及對策[J].職業與教育,2013(14):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