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有載體,要通過具體活動形式和物質實體,將“三個倡導”傳播出去,讓最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接受、認可并踐行。當前,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過程中,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活動,營造文化氛圍,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貼近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成為人民自覺踐行的行為準則。

【關鍵詞】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載體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有載體,要通過活動形式和物質實體,讓最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接受、認可并踐行。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滿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為目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活動和相關制度。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應該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三個倡導”具體化、現實化、生動化,增強傳播效果,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貼近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成為廣大人民的行為準則。

1.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

所謂載體,指的是“承載知識或信息的物質形體,語言文字是信息的載體。”[1] (P1568)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就是要通過有形的文化設施,發揮文化的力量,推動社會進步。就是要圍繞“三個倡導”的內容,開發和利用文化產品和現代傳媒形式,讓各種文化內容和活動主動承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建設高效能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高低關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成敗。要建設高效能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就要將文化需求、內容、傳播手段、運行機制有機統一起來,統籌協調,發揮整體優勢。

⑴以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為出發點,有效解決文化供給與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

要建設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須將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首先,突出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圍繞人民群眾讀書、看報、看電視、聽廣播、參與公共文化建設、參與公共文化活動、農民群眾看電影等內容提供相應服務項目。要強調以人為本,群眾利益至上的服務理念,在基層文化活動站、閱覽室增設一些便民服務設施,使服務更加人性化。其次,鼓勵群眾自發開展文娛活動。再次,尊重群眾文化多樣性需求。既要考慮群眾的一般文化需求,還要考慮到群眾獨特的文化需求,將二者兼顧。最后,建立信息反饋機制。通過熱線電話、網站民意調查等形式,暢通群眾對公共文化建議的渠道,傾聽群眾意見,及時滿足群眾需求。

⑵整合優質文化資源,提升公共文化建設的吸引力和效果

整合文化資源的過程中,要兼顧傳統和現代。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善于發掘和開發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充分挖掘地方鄉土色彩濃厚的文化遺產資源與非物質文化資源,如本地的古建筑、古遺址、地方戲曲、民俗等,堅持保護為主,開發為輔的方針,運用現代技術加以整合,使這些潛在的文化資源為當地群眾共享。要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扎實的根基。

⑶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提升傳播效果

要深刻認識到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對公共文化的影響,在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備的條件下,要利用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推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方式創新。這要求我們在加強公益性文化單位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同時,還要不失時機地將移動互聯網等新興媒體融入公共數字文化的開發與建設中。

⑷以政府為主導,引入多元主體競爭機制,形成社會力量共建格局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引入競爭機制,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首先,要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培育民營文化服務機構、如民辦圖書館、民營博物館和文化非盈利組織。其次,要動員社會的力量,鼓勵民間資本向公共文化投資,形成以國家投資為主,引導社會資金廣泛參與捐贈的多渠道資金籌措機制。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引入競爭機制和社會力量,早日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共建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⑸提升服務效能,注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效果

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效能是關鍵。首先要激發群眾共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熱情;其次要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的互動功能,提升服務效能。

3.發揮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載體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在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基礎上,其內容和形式必須通過覆蓋城鄉建設和活躍在百姓身邊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與服務活動來傳播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通過具體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實體,要將 “三個倡導”具體化、現實化、生動化,增強傳播效果,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成為廣大人民的行為準則。

⑴利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面向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服務對象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要通過文化活動使廣大人民群眾知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八大報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體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層面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所提供的內容和文化活動要緊密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傳播效果。這要求我們在傳播過程中體現社會主義的性質和方向,體現民族形式,體現耳熟能詳、運用自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內容和文化活動就要緊密結合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去分析、甄別各種文化形式,讓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在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與服務活動中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⑵利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現實化、形象化,使其變成看得見、摸得著、行得通的行為指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有生命力,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具體化。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認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2] (P56)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行為指南,就要將“三個倡導”具體而不是抽象地體現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思想本身并不能實現什么,要實現思想就要訴諸于實踐。”[3] (P18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通過作用于人的思想觀念,指導人的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中實現“三個倡導”。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者要主動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比如:組織城鄉群眾開展讀書看報競賽活動、評選身邊的優秀人物、開展鄰里幫扶活動、參觀本地區文化古跡、人文素質講座、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等活動,用文化活動充實人們的生活,拉近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用具體的事例和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地表現出來。要將“三個倡導”有機融入到各種活動中,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自覺接受教育,提升人民群眾的分析、判斷、取舍能力,讓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⑶利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平臺,有針對性地宣傳,營造人人參與、人人實踐的氛圍,踐行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發揮作用,就要在實際生活中扎下根。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效果是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一個長期養成的過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通過制度導向、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展示,各種文化活動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和工作態度凝合起來,充分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層次和特質。要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徹底講清“三個倡導”,關注社會現實問題,在關心群眾實際生活的基礎上,教育、引導人民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利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平臺貼近群眾的優勢,對于不同層次的群眾,有區別地宣傳,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強化道德認知和規則意識,動員人民群眾行動起來,從改變自我做起,營造人人實踐“三個倡導”的氛圍,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語詞典[S].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3]孫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研究[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