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課堂中的 “有效”與“高效”
作者:陜西省潼關縣教研室 劉 欣
發布時間:2015-05-25 10:37:1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我看過好多有關小學語文課堂方面的文章,其中不乏一些語文課堂中哪類課堂或者哪個階段學生比較難“對付”的問題,其實在我剛剛走進小語課堂之初就有了這方面的困惑。我給高低段學生都帶過課,多年來,我認為比較難以“對付”的還是小學低段學生的課堂。在我看來,他們年齡小,還不適應課堂,缺乏課堂的應變能力。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與性格的不同,摸索了一點經驗,最重要的我認為有效時間的把握。那么,怎樣才能把有效時間與高效課堂結合起來呢?
一、“有效”時間與“高效”課堂
低年級學生特別是一年級學生還沒有學習的意識,往往對一件事物自然產生的興趣時間短暫,但是,往往就是這個短暫的興趣時間就是他們學習的“有效”時間,作為教師,就要抓住這個短暫的興趣期,開展課本教學,這個時間往往就是3~8分鐘,在每節課,這樣的有效時間段可能會有三四次,利用好了這幾個時間段,我們的高效課堂才能真正在低年級學生中開展好。
二、有效時間的有效把握
首先,有效時間不是自然形成的。學生的有效時間是指學生對于老師所教的內容感興趣的那個時間段,有時候也與學生自身有關。我認為,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有效時間形成的溫床,也就是讓學生對你講解的內容感興趣,創造有效時間,雖然他們對于任何內容感興趣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但是哪怕一小會,我覺得也值得。另外就是在學生自身精力集中的那個瞬間,把握好課堂,這個有效時間就顯得尤為珍貴了。其次,合理安排語文課堂中“間隙”的活動。在有效時間消失后,學生就疲憊起來,這個時候老師如果再給學生講解,那么,只能是事倍功半,課堂就起不到高效的效果。那么,在這個時候就要給學生設置課堂間隙,這個間隙怎樣合理安排呢?其實應該安排一些合理的游戲環節更為恰當。還有,安排的活動必須與課堂內容有關更好。這個活動的設置最好是老師提前設置好,設置一些與課堂內容有關的游戲或者故事,穿插在課堂之中,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興趣,然后,再給他們一些鼓勵的話語,積極性提高了,再進行下節教學。如此的反復幾次,課堂的效果才能夠真正體現。才能達到高效的目的。最后,大班教學與小班教學的區別對待。但是,這種課堂還要針對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對待。
三、在“樂”中學是正確把握“有效”的關鍵
低年級課堂是讓學生感覺快樂的課堂,讓學生有興趣是課堂的關鍵,課堂的關鍵是興趣與高效的問題,也就是使學生在樂中學,把快樂穿插在有效教學之中,這是教學的關鍵。首先,“樂”學在語文課堂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語文課堂本身就是快樂的課堂,也是應該快樂的課堂,講故事,玩游戲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的興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其次,要讓每一位學生“樂”起來。在課堂間隙,安排有趣的活動不要忘記了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哪怕是間接地參與,只有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才能使他們對于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使課堂真正高效起來。
四、低年級課堂的高效問題
首先,課堂內容要少而精。每一個章節的講解內容不能多,要短小精悍,發現學生興趣低了,就停下來,開展有效的間隙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在小語課堂上,還應該注意給學生設置有效的鼓勵的話語,小學生喜歡老師贊揚的話,每一個問題,無論學生回答的錯與對,作為都應該給予學生肯定或者贊揚,那么,他們就會思維活躍起來,積極地配合老師。還有就是多提問,一個問題可以是多遍的重復提問,多讓幾個學生回答,讓每一位學生都要有展示的機會,給他們一個舞臺。
把握好了學生有效的時間,也就把握好了學生的心理,他們才能真正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才能愿意跟著老師走,才能對你的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打造高效課堂是教師長期在教學中的經驗與總結,是每一位老師智慧的體現,有一句話叫“有志者事竟成”,但愿我們都是“有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