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初中思想品德和諧課堂
作者:陜西省榆林市橫山縣波羅中學 白發民
發布時間:2015-05-25 15:35:5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核心內容。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被教師忽視,無法發揮其在對學生健康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
1.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重要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源頭活水。初中思想品德課作為對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其內容是根據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而建立起來的,充滿了思想性、人文性和實踐性,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教育形式呆板,教育內容滯后,教育評價方式單一等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黨和國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凝練表達,黨和國家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創新中小學德育課和高校思想品德理論課教育教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這一方面為初中思想品德課提供了思想指導,使思想品德教師能夠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形式,對初中學生的品德評價也更有針對性;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內容滯后,沒能與時俱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課能夠突出時代性和實踐性,更具吸引力,也能更好地發揮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功能。
2.人文教育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初中思想品德課充滿了思想性和人文性,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讓初中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要在日常的思想品德課上對學生進行灌輸教育。一方面,在背景材料中搜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先進事跡,讓學生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感性認識。如《誠信無價》這一節,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搜集一些名言,在課堂上采用丁曉紅的《誠信中國》歌曲導入,利用網絡讓學生瀏覽《誠信中國》這一網站,感知當代社會的正能量。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做人要講誠信,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讓學生初步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一方面,在國情、法制、品德教育中簡單介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使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整體認識,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并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這節向學生系統介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介紹民族精神、核心價值觀對國家、民族的重要作用,使學生明白這24字的具體內涵、歷史背景和重要意義,讓學生從內心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實踐課中突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初中思想品德課具有實踐性的特點,每一單元結束都配置了走進生活版塊,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注意發揮社會實踐的養成作用,讓學生將課堂上學習的德育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自主體會,才能讓初中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第一,課堂上開展一些情景表演、辯論賽,再現生活沖突,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體會真知。例如,在《我有我的尊嚴》這節,讓學生表演幾個情景,通過小品獨白,使學生感受到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個體,需要彼此尊重。借此培養學生以人為本、開放包容意識。第二,開展社會公益活動,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利用植樹節、青年節等節日,組織學生植樹,到敬老院孝敬老人,在實際行動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奉獻精神。另外,可以圍繞“我的中國夢”的主題,舉辦“我的中國夢——青春大講堂”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理想主義情神和愛國情感。
做一個稱職的教師難,做一個稱職的思想品德教師更難,做一個優秀的思想品德教師難上加難。但筆者認為,只要緊緊抓住以上相互關聯、相互支持的三個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實現自己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