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中教學中,情感教育并不少見,有經驗的教師都非常注重這一教學方法,該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能力,幫助老師增加教學成績,還是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經驗,對高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進行詳細的研究,具體如下。一、情感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是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有效手段,也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本質目的。英語教學中,恰當情感教學的使用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是非常有價值的情感體驗。同時,英語教師也逐漸意識到激發學生的自信和熱情已不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而是要以此為根本指引學生實際應用,所以第一就是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態度、求知的渴望投入到英語學習中,提高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強化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第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由上可知,教學的任何途徑都要作用于學生的情感,只有使學生的學習態度染上情感色彩,引發學生感受,才能使他們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發掘需要,形成心理匹配。

牛津版高中英語模塊一中第一單元的語法是定語從句,該從句對于學生來說是重難點。始終不好掌握,因此學生心理也會產生暗示,抵觸該語法語句的學習。因此筆者對該單元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并結合自身的經驗做出實踐,在講解定語從句前先教學生一首簡單、好聽且與定語從句有關的歌曲《Long Long Ago》,歌詞中“tell me the tales that to me were so dear”就很好地詮釋了定語從句的用法,不僅能講述標準的定語從句,還顯示出that省略的現象。學生會唱了這歌詞,實際上已在形式上認可了這樣的語法結構,再加以點撥,定語從句的重點難點便迎刃而解。

2.靈活分組,改變空間關系。

實踐證明,空間的距離對堂課會造成直接的影響,心理氛圍也會因為距離增加而加大,如教師一直站在講臺上,與經常在學生之間走動相比,前者明顯會讓學生疏遠;再者自由安排的椅子會讓學生更加興奮,有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不復雜、不浪費時間的情況下,可靈活的安排教學形式,如將座位變成車廂式、圈式、矩陣等形式。

3.利用角色互換,引發情感體驗。

課堂教學中角色互換也是一種不錯的情感體驗,課堂中老師變成了學生,而學生成了老師,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和好奇心,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根據筆者的經驗,有兩方面:首先默寫;其次可設置一些新穎的、有趣味性的問題或任務,這些讓我們想到上面的靈活分組。

4.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提高教學效率。

當代信息都通過媒體進行傳播,而與信息結合的多種多媒體技術,又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心理影響,如在英語教學中使用影視教學,明顯比口頭表述要生動形象,因為學生接受抽象、靜止的信息時大腦皮層不夠活躍,而使用動態感官的信息就不同,它能刺激大腦皮層,讓學生不斷擴充自己的想象力,活躍自己的思維,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增加多媒體、音響、投影儀等設備的使用,不斷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繼而吸收并深化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

5.組織競賽,開展合理的競爭。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可以開展很多有效的英語競爭。如在正常的英語課堂中,老師可以多提問一些問題來創造課堂活躍的氛圍,看看學生誰能答出最好、最有新意等。不僅如此,老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多組,讓組組之間進行競爭,并在競爭項目過程中設定幾個線索,這樣能夠不斷地刺激學生,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組間學生可以進行合作,這樣的教學比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要好得多,學生不僅能夠學到知識,還能進行實際的應用,此外還能體會到相互合作和溝通。

6.榜樣效應,進行心理影響。

榜樣效應跟明星效應一樣具有極大的作用和影響,這跟人類的模仿心理有極大的關系,它能給人們提供一個真實的奮斗目標。而選榜樣就是要發揚積極的作用,如在平時的課堂上,老師會挑選一些口語表達較好的學生姓名;考試后會選擇作文寫得最好得幾個等,這些都能幫助學困生向榜樣學習,并且榜樣不是課本而是實實在在的人物,這樣更能創造出相互學習、競爭,共同進步的環境。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鼓勵學生樹立自信,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情感,并引導學生將這種情感演變成學習的動力,這種關愛學生的情感教學正是情感的真實表現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