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大篷車” 送教下鄉活動的形式與方法
作者:陜西省教科所 同軍咸 王 霞
發布時間:2015-05-18 16:23: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編輯語:
2012年陜西省教育廳開始實施陜西省中小學“名師大篷車”行動計劃。計劃實施以來“大篷車”載著優質的課程資源,好做法和好經驗奔赴縣區農村學校,向山村一線教師交流教書育人的經驗,使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的教師足不出校(縣)就可以與名師和專家面對面交流,擴寬了他們的視野,解決了他們在教學實踐中的困惑,提升了他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
乍暖還寒的春天,記者走進基層,深入了解此項活動的開展情況。到目前為止,“名師大篷車”活動已深入全省三十三個縣區,五十多所農村中小學開展送教下鄉活動。聽課教師達兩萬多名,取得了良好的反響。其中西安市、渭南市、榆林市、漢中市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根據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會少,名師引領少,資源配置少,工學矛盾突出,為了均衡基礎教育資源,陜西省教育廳從2012年開展了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名師大篷車” 送教下鄉活動。“大篷車”載著名師、專家和優質資源,到基層去,到農村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目前為止,省級“名師大篷車”深入全省三十三個縣區,五十多所農村中小學開展送教下鄉活動,聽課教師兩萬多名,取得了良好的反響。現就我省送教下鄉的方法與形式談談我們的一點體會。
大篷車載著名師、專家和優質資源,到基層去,到農村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交流互動階段,師師對話,師專對話,聽課教師將平時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困惑和專家進行零距離的交流互動。
一、 送教前
其一篩選名師、專家和優質教育資源。名師是省級優秀教學能手學科第一名,主要表現在對中小學教育教學愛教、會教、能教;專家是特級教師、省市教研專家和省級校本研修專家;資源有書籍、光盤。其二組織名師和專家參加省內和省外高級研修班培訓,學習理論研修、學科研修培訓、撰寫教學計劃(教材分析、教案、課后反思)。其三組織評課磨課。省級試講。名師寫出教學設計,專家修改反饋,然后下校試講(師生點評與評價,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專家引領)、師師交流專家指導、修改教學設計。其四返校磨課后制作光盤交專家組審核、專家組提出送教下鄉名師與專家候選名單。其五了解送教區(縣)基本情況。包括教學進度、教材版本、學生基礎狀況(與學生見面)、教師基本情況(與教師見面和聽課教師人數)、教學基本條件(查看實驗條件和多媒體條件),撰寫教學計劃。
二、送教中
一是通過名師展示。展示名師風采,傳播教育教學真經。在活動中,先選出一節好課或是一節有效教學課,由當地教師和省上名師共同備課,同課異構,或是同課同構,這樣當地教師盡力備課,在活動中,教師、名師結合各學科特點,以新穎的教學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嫻熟的課堂駕馭能力,對新課程理念進行了深刻的詮釋,表現出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獨特的課堂教學風格,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使各地市的教師受益。尤其是農村教師足不出戶就能觀看優質課帶來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二是教學反思。教學中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以思促教,使教師在教學上快速成長。做課教師以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教學反思不僅只局限于做課教師本人,而且同樣適用于所有參與聽課的教師,在反思過程中,名師和所有聽課教師對一節課進行反思,反思一節課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教學反思的過程是當地教師以及名師夯實業務素質、積累教研素材、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專業化成長過程。
三是專家點評。每次上完課后,都安排了專家、教師互動式評課。在互評前,執課教師先對自己本節課的設想進行五分鐘說課、自評,然后全體聽課教師根據說課內容暢所欲言,使教研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最后由專家評課,對當地和名師的課進行點評,既肯定了執教教師的教學亮點,又誠懇地提出了商榷之處,此環節是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教學研究的有效手段,對帶動教師專業成長研究,改進教學中存在問題尤為重要。所以在選擇專家時也要認真篩選,特級教師或是資生教研員。
四是交流互動。這是名師大篷車送教下鄉最主要的環節。在點評后是交流互動階段,師師對話,師專對話,聽課教師將平時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困惑和專家進行零距離的交流互動。專家一一解答,名師一一解答,形成互動中學習交流,交流中共同分享,解決了許多教師多年積存的教育教學中的突出問題。
五是專題講座。每到一個地方,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把教師們提出的問題集中起來,進行專題講座。比如新課改教學的方法建議,或者是教師如何快速成長、如何聽課,如何評課、如何備課、如何撰寫教學設計等等這樣的專題,是老師們教學中關注的熱點問題。
六是意見反饋。我們讓每一個老師填寫意見反饋表,對我們在大篷車送教活動中還有哪些不足和建議,包括名師展示中還有哪些不足,專家的講座有哪些優點,讓老師們直面反映,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明確努力的方向。
三、送教后
一是名師與專家閱覽《征求意見表》梳理送教下鄉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二是共同分析成敗原因以及對策,優點是什么,不足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在今后教學中的對策是什么? 三是修改教學設計與送教形式。四是撰寫通訊稿件,在全省發布宣傳報道,擴大其影響。
通過“名師大篷車”送教下鄉活動,充分發揮我省中小學教學名師和專家的示范引領作用,創新教師培訓形式,促進廣大中小學教師快速成長,關注農村和邊遠地區中小學教師成長,在盡可能降低基層負擔,減少對正常教學影響的前提下,走進窮鄉僻壤,走進基層學校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名師示范課,通過直觀展示、示范和傳授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專家對示范課現場點評,指導教師將先進的教學理念應用于教學實踐。教師與名師、專家面對面交流,探討教師成長和課程改革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專家結合基層實際和需要,開展相關講座,幫助基層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免費贈送優秀的課程設計、優秀課例、優秀課件和有關圖書、光盤、資料等,減輕教師的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