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81~82頁的內容。

【目標預設】

知識技能:利用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構建知識網絡,認識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在觀察、猜想、計算、想象等活動中,建立1公頃的表象,體驗1公頃的大小。

情感態度: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環保意識與合作意識,在學習中獲得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難點:建立1公頃的表象,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過程】

第一版塊:情境導入 引發猜想——初步感知公頃

1.情境導入。師:江蘇省第八屆園藝博覽會在我們揚中市精彩開幕。概況:園博園占地1000000平方米,其中核心景區612000平方米。主、副展館屋面大約有12000平方米。

師: 1000000平方米、612000平方米、12000平方米,它們代表的是什么呢?

生:面積。

2.回憶舊知。平方厘米: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平方分米: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平方米:邊長1米的正方形

3.比較溝通。問題1:觀察這三個面積單位的形狀,你有什么發現? 問題2:觀察這三個正方形的邊長,你又有什么發現?

4.引發猜想問。依據這些發現你會順勢創造一個大一些的面積單位嗎?你會用一個怎樣的圖形去創造?

5.反饋交流。

第二版塊:自主探究 活動體驗——深入認識公頃

(獨立自學、小組交流、全班匯報。)

預計學生的回答有: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做單位,符號用“hm2”表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就是1公頃,也就是1平方百米。100×100=10000,所以1公頃=10000平方米。

1.學生的匯報,教師引導其他學生評價并補充:

(1)我校運動場跑道長100米,想象一下,以這個跑道長度為一條邊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2)公頃是百米的平方,英語中百為:hundred,百米就縮寫為hm,所以公頃可以用字母hm2表示。

2.活動感受:1公頃的大小。

師:同學們已經認識了1公頃,那么1公頃在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教學方法略)

第三版塊:走進生活 解決問題——鞏固應用公頃

數學游戲——估一估:

下面哪些地方的面積可以用公頃作單位。

天安門廣場 北京故宮 菜地

預計學生回答:天安門廣場和北京故宮占地面積大,能用公頃作單位;菜地占地面積小,不能用公頃作單位;

教師引發學生爭論,并相機出示重組后的練習題:

(1)天安門廣場題(練習十四第一題第一小題)

(2)北京故宮題(練習十四第一題第二小題)3菜地題(教材82頁的試一試)

第四版塊:課外拓展 知識延伸——拓展延伸公頃

1.課件出示:小知識。

1公頃森林的作用;1公頃森林一年大約能滯塵32噸;1公頃森林一天大約能釋放氧氣700千克,吸收二氧化碳10000千克;

引導學生知道:1公頃森林的作用太大了,我們應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多種植花草樹木。

2.繼續回到課前的信息:

齊讀:揚中園博園占地1000000平方米,其中核心景區612000平方米。

提問:數據太大讀起來不方便,還可以怎么說呢?

預計學生會說:揚中園博園占地10公頃,其中核心景區61.2公頃。揚中園博園占地1500畝,其中核心景區918畝。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在景區介紹上看到的。

課件出示:(齊讀)揚中市總面積約33200公頃。中國國土總面積約960000000公頃。

談話:這幾組數據都比較大,讀起來方便嗎?寫起來呢?看來,在表示較大面積時需要一個更大的面積單位,這就是咱們課前猜想到的“平方千米”,能像今天課堂上這樣自己去探究嗎?老師期待著大家精彩的表現哦!